起屠维大渊献,尽上章困敦,凡二年。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下之上
◎乾元二年己亥,公元七五九年
春,正月,己巳朔,史思明筑坛于魏州城北,自称大圣燕王;以周挚为行军司马。李光弼曰:“思明得魏州而按兵不进,此欲使我懈惰,而以精锐掩吾不备也。请与朔方军同逼魏城,求与之战。彼惩嘉山之败,必不敢轻出。得旷日引久,则鄴城必拔矣。庆绪已死,彼则无辞以用其众也。”鱼朝恩以为不可,乃止。

戊寅,上祀九宫贵神,用王玙之言也。乙卯,耕藉田。

镇西节度使李嗣业攻鄴城,为流矢所中,丙申,薨;兵马使荔非元礼代将其众。初,嗣业表段秀实为怀州长史,知留后事,时诸军屯戍日久,财竭粮尽,秀实独运刍粟,募兵市马以奉镇西行营,相继于道。

翻译及赏析
《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七》乾元二年己亥

诗歌原文: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一·唐纪三十七
起屠维大渊献,尽上章困敦,凡二年。

译文:

诗句解读与注释:

  1. “起屠维大渊献”:这一句描述了历史的开始,即从太初年开始的岁月。
  2. “尽上章困敦”:这两句表明时间的流逝,直到最后一年的结束。
  3. “凡二年”:明确指出了时间跨度为两年。

赏析:

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七》中,作者司马光通过严谨的历史记载,展现了唐代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的动荡历史。这一年,史思明在魏州城北筑坛称王,李光弼提出对策,建议李光弼与朔方军共同围攻邺城,以期取得胜利。然而,由于鱼朝恩的反对,这一战略并未实施。这段历史反映了唐朝晚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矛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