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壬子,月食,既。先是百官请加皇后尊号曰“辅圣”,上以问中书舍人李揆,对曰:“自古皇后无尊号,惟韦后有之,岂足为法!”上惊曰“庸人几误我!”会月食,事遂寝。后与李辅国相表里,横于禁中,干豫政事,请托无穷。上颇不悦,而无如之何。
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围鄴城,筑垒再重,穿堑三重,壅漳水灌之。城中井泉皆溢,构栈而居,自冬涉春,安庆绪坚守以待史思明,食尽,一鼠直钱四千,淘墙<麦弋>及马矢以食马。人皆以为克在朝夕,而诸军既无统帅,进退无所禀;城中人欲降者,碍水深,不得出。城久不下,上下解体。
思明乃自魏州引兵趣鄴,使诸将去城各五十里为营,每营击鼓三百面,遥胁之。又每营选精骑五百,日于城下抄掠,官军出,即散归其营;诸军人马牛车日有所失,樵采甚艰,昼备之则夜至,夜备之则昼至。时天下饥馑,转饷者南自江、淮,西自并、汾,舟车相继。思明多遣壮士窃官军装号,督趣运者,责其稽缓,妄杀戮人,运者骇惧;舟车所聚,则密纵火焚之;往复聚散,自相辨识,而官军逻捕不能察也。由是诸军乏食,人思自溃。思明乃引大军直抵城下,官军与之刻日决战。
诗句
二月,壬子,月食,既。```
先是百官请加皇后尊号曰“辅圣”,上以问中书舍人李揆,对曰:“自古皇后无尊号,惟韦后有之,岂足为法!”上惊曰“庸人几误我!”会月食,事遂寝。”`
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围邺城,筑垒再重,穿堑三重,壅漳水灌之。城中井泉皆溢,构栈而居,自冬涉春,安庆绪坚守以待史思明,食尽,一鼠直钱四千,淘墙<麦弋>及马矢以食马。人皆以为克在朝夕,而诸军既无统帅,进退无所禀;城中人欲降者,碍水深,不得出。城久不下,上下解体。```
思明乃自魏州引兵趣邺,使诸将去城各五十里为营,每营击鼓三百面,遥胁之。又每营选精骑五百,日于城下抄掠,官军出,即散归其营;诸军人马牛车日有所失,樵采甚艰,昼备之则夜至,夜备之则昼至。时天下饥馑,转饷者南自江、淮,西自并、汾,舟车相继。思明多遣壮士窃官军装号,督趣运者,责其稽缓,妄杀戮人,运者骇惧;舟车所聚,则密纵火焚之;往复聚散,自相辨识,而官军逻捕不能察也。由是诸军乏食,人思自溃。思明乃引大军直抵城下,官军与之刻日决战。”`
译文:
二月二十一日,出现月食现象。
此前,大臣们请求给皇后增加称号为“辅圣”,皇帝向中书舍人李揆询问此事。李揆回答说:“自古以来皇后没有尊号,只有韦皇后拥有过。怎么能以此为榜样呢?”皇帝惊讶地说:“平庸的人差点让我犯错!”恰好此时出现了月食现象,这件事就搁置下来。
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包围邺城,修筑了两层堡垒和三层壕沟,堵住了漳水来灌城。城内的井泉水都溢出,人们建造了栈道居住,从冬天到春天,安庆绪坚守城池等待史思明的到来,食物吃完了,老鼠的价格高达四千元一只,人们淘城墙上的麦秸以及马粪来喂马。人们都认为胜利即将到来,但各路军队缺乏统帅,进退都没有明确的计划;城中有人想要投降,但是因为河水太深,他们无法出来。城池长时间未能攻下,朝廷内外人心涣散。
史思明于是亲自率领魏州的军队逼近邺城,让将领们离开城池各自五十里扎营,每个营寨击鼓三千面,远远地威逼他们。并且每个营寨挑选出五百名精锐骑兵,每天在城下进行劫掠,如果官军出击就散回营地;由于马匹和车辆的损失严重,采集柴草非常困难,白天防备他们到了夜晚就会来袭,夜晚防备到了白天就会来袭。当时天下大饥荒,转运粮饷的部队南自长江、淮河,西自并州、汾河,船只和车辆接连不断。史思明派出大量的士兵偷偷地偷走官军的军装和标志,督促运送粮食的士兵加快行进的速度,严厉斥责那些拖延时间的士兵,胡乱杀害他们,运送食物的士兵非常害怕;船只和车辆聚集的地方,他就秘密地放火烧掉;来往运输的人员混杂不清,自己也无法辨认对方,而官军巡逻的士兵无法察觉这些情况。因此各路军队缺乏粮食,人们都想自己溃散。史思明于是带领大军直接到达城下,官军与叛军约定日期进行决战。
”`
注释:1. 二月:指农历二月份,这里特指唐肃宗至德二年二月(公元757年)。
壬子: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壬”是第九个天干,“子”是第一个地支,合起来就是“壬子”。这里是指农历二月十一日。
月食:当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地球上的某些地区暂时失去月光,这种现象称为月食。
既:完成、结束之意。
百官请加皇后尊号曰“辅圣”:唐朝时期大臣们请求给皇后加上“辅圣”的尊号。
韦后:唐朝历史上唯一的一位皇后,她曾一度掌握政权,但在安史之乱后被迫自杀。
庸人:平庸的人。
中书舍人:中书省舍人,即中书省的官员。
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围鄴城:郭子仪等九位地方节度使联合起来围攻邺城。
筑垒再重,穿堑三重:构筑双重和三层的防御工事,并在城外挖设多层壕沟。
壅漳水灌之:用漳水堵住邺城的四周。
井泉皆溢:由于漳水的涌入,城中的地下水位上升,井水都溢出了。
蚁金四千:比喻物价昂贵,一只老鼠的价格高达四千文。
淘墙<麦弋>及马矢以食马:淘取城墙上的麦秸和马粪作为饲料喂养战马。
人皆以为克在朝夕:人们都认为胜利即将到来,只是时间问题。
诸军既无统帅:各路军队缺乏统一的统帅。
人思自溃:士兵们都想着投降或放弃抵抗。
史思明乃自魏州引兵趣邺:史思明率领魏州的部队逼近邺城。
筑垒再重,穿堑三重:构筑双层和三层的防御工事,并在城外挖设多层壕沟。
督趣运者:催促运送粮食的士兵。
漕运:古代指从河流上游向下游运输物资的运输方式。此处泛指转运粮食和其他物资。
江、淮:长江和淮河,这里是泛指南方的江河湖泊地区。
并、汾:并州(今山西太原)和汾州(今山西汾阳),这里是泛指北方的山川地区。
舟车相继:船只和车辆接连不断地运输物资。
思明多遣壮士窃官军装号:史思明派遣许多士兵窃取官军的军装和标识。
督趣运者:催促运送粮食的士兵。
责其稽缓:要求他们不要拖延时间。
妄杀戮人:胡乱杀害士兵。
运者骇惧:运送粮食的士兵非常害怕。
舟车所聚:船只和车辆集结的地方。
复聚散:往来运输的人员混杂不清。
官军逻捕不能察也:官军巡逻的士兵无法察觉这些情况。
诸军乏粟:各路军队缺乏粮食。
人思自溃:人们都想自己溃散。
思明乃引大军直抵城下:史思明率领大军直接逼近邺城。
官军与之刻日决战:官军与叛军约定日期进行决战。
赏析:
这篇文章描绘了七月至八月间的邺城之战的激烈场面。文章通过描绘双方的军事部署、攻城战、经济掠夺等方面的内容来展现这场战争的惨烈程度。通过对战争过程的详细描写,展现了战争中士兵们的心理变化以及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同时,文章还体现了唐代社会的混乱和经济困境给战争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