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回纥骨啜特勒、帝德等十五人自相州奔还西京,上宴之于紫宸殿,赏赐有差。庚寅,骨啜特勒等辞还行营。

辛卯,以荔非元礼为怀州刺史,权知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元礼复以段秀实为节度判官。

甲午,以兵部侍郎吕諲同平章事,乙未,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苗晋卿为太子太傅,王玙为刑部尚书,皆罢政事。以京兆尹李岘行吏部尚书,中书舍人兼礼部侍郎李揆为中书侍郎,及户部侍郎第五琦并同平章事。上于岘恩意尤厚,岘亦以经济为己任,军国大事多独决于岘。于是京师多盗,李辅国请选羽林骑士五百以备巡逻。李揆上疏曰:“昔西汉以南北军相制,故周勃因南军入北军,遂安刘氏。皇朝置南、北牙,文武区分,以相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变,将何以制之!”乃止。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二十一 · 唐纪三十七

甲申,回纥骨啜特勒、帝德等十五人自相州奔赴西京长安,肃宗在紫宸殿举行宴会招待他们,并赏赐了相应的财物。庚寅,骨啜特勒等人辞别前往行营。辛卯,任命荔非元礼为怀州刺史,同时代理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职务。元礼又任命段秀实为节度判官。甲午,任命兵部侍郎吕諲为同平章事,乙未,任命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苗晋卿为太子太傅,王玙为刑部尚书,均不再参与朝政。任命京兆尹李岘为吏部尚书,中书舍人兼礼部侍郎李揆为中书侍郎,以及户部侍郎第五琦都担任同平章事。肃宗对李岘特别信任,李岘也以治理国家为己任,军国大事多由他单独决断。于是京城盗贼横行,李辅国请求挑选五百名羽林骑士以备巡逻。李揆上疏说:“过去西汉以南北军相互制衡,所以周勃能够利用南军进入北军,从而安定刘氏政权。皇朝设置南、北牙,文武官员分开管理,互相监督和侦察。如今用羽林代替金吾警夜,如果有非常之变发生,将怎么控制它们?”于是停止选拔羽林骑士。

注释:

  • 甲申:这一天是农历正月一日,位于唐代的一年之初,标志着新的开始。
  • 骨啜特勒、帝德等十五人:指的是与安史之乱有关的少数民族领袖及随从人员。
  • 相州: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是叛乱发生的地点之一。
  • 紫宸殿:皇帝的寝宫前的殿堂,用于举行各种重要的仪式和活动。
  • 回纥:指居住在今新疆一带的民族集团。
  • 荔非元礼:唐代宰相,被任命为怀州刺史,暂时代理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事务。
  • 段秀实:唐代著名军事将领,被任命为节度判官,负责处理军事相关事宜。
  • 吕諲:被任命为同平章事,意味着其地位相当于宰相。
  • 苗晋卿:被任命为太子太傅,负责教导太子。
  • 王玙:被任命为刑部尚书,负责司法行政工作。
  • 李岘:被任命为吏部尚书,负责选拔官员。
  • 李揆: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兼礼部侍郎,负责礼仪和文化事务。
  • 第五琦: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同样参与政务的讨论和决策。
  • 李辅国:唐朝宦官,曾请求皇帝选派羽林骑士以加强京城的安全。
  • 周勃:西汉时期的名将,因平定七国之乱有功被封为绛侯。

赏析:
《资治通鉴》作为一部编年体的史书,记录了唐朝肃宗乾元二年(己亥,公元759年)的历史。此时期正值安史之乱后的混乱时期,各种政治、军事事件频发。本诗详细记载了这一历史背景下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如回纥骨啜特勒等人的回归、朝廷的宴请和赏赐、以及针对京师盗贼的治理措施等。这些事件不仅体现了当时的政治动荡和社会状况,还展示了不同人物在政治斗争中的立场和策略。通过这些事件的记载,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