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李岘为相,于上前叩头,论制敕皆应由中书出,具陈辅国专权乱政之状,上感寤,赏其正直;辅国所行事,多所变更,罢其察事。辅国由是让行军司马,请归本官,上不许。壬寅,制:“比缘军国务殷,或宣口敕处分。诸色取索及杖配囚徒,自今一切并停。如非正宣,并不得行。中外诸务,各归有司。英武军虞候及六军诸使、诸司等,比来或因论竞,悬自追摄,自今一切须经台、府。如所由处断不平,听具状奏闻。诸律令除十恶、杀人、奸、盗、造伪外,馀烦冗一切删除,仍委中书、门下与法官详定闻奏。”辅国由是忌岘。

甲辰,置陈、郑、亳节度使,以邓州刺史鲁炅为之;以徐州刺史尚衡为青、密等七州节度使;以兴平军节度使李奂兼豫、许、汝三州节度使;仍各于境上守捉防御。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一 · 唐纪三十七

及李岘为相,于上前叩头,论制敕皆应由中书出,具陈辅国专权乱政之状,上感寤,赏其正直。辅国所行事,多所变更,罢其察事。辅国由是让行军司马,请归本官,上不许。壬寅,制:“比缘军国务殷,或宣口敕处分。诸色取索及杖配囚徒,自今一切并停。如非正宣,并不得行。中外诸务,各归有司。英武军虞候及六军诸使、诸司等,比来或因论竞,悬自追摄,自今一切必须经台、府。如所由处断不平,听具状奏闻。”诸律令除十恶、杀人、奸、盗、造伪外,馀烦冗一切删除,仍委中书、门下与法官详定闻奏。辅国由是忌岘。甲辰,置陈、郑、亳节度使,以邓州刺史鲁炅为之;以徐州刺史尚衡为青、密等七州节度使;以兴平军节度使李奂兼豫、许、汝三州节度使;仍各于境上守捉防御

译文:
李岘任宰相时,向肃宗皇帝叩头,指出中书省制定的法令制度应该由中书省决定,详细陈述了辅国的专权和扰乱朝政的行为,肃宗皇帝深受感动,赏赐李岘的正直。辅国所做的许多事情都有所改变,免去了他的监察工作。由于这些原因,辅国请求辞去自己的官职,但没有得到批准。壬寅日,朝廷颁布了新的命令:“因为目前军国事务繁忙,有时需要皇帝直接发布口谕进行处理。所有各种形式的索取以及杖打囚犯的做法,从现在开始一律停止;如果不是正当的宣旨,不允许执行。朝廷内外的各项事务,都要交由相关部门负责。英武军的虞候以及六军的各个使司、各部门等等,以前可能是因为争论而受到追责,现在都必须通过台、府机构处理。如果处理不公,可以具状上奏。除了十恶、杀人、奸、盗、造伪这五类之外,其余繁琐复杂的条例都应该全部废除,仍然由中书和门下两省和法官们详细审定后上报。”由于这件事,辅国开始忌恨李岘。甲辰日,朝廷设立了陈、郑、亳节度使,任命邓州刺史鲁炅担任;任命徐州刺史尚衡为青、密等七州节度使;任命兴平军节度使李奂兼任豫、许、汝三州节度使;并分别在边境上设置防守要塞。

赏析:
这段文字记录了唐朝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二月的历史事件。《资治通鉴》作为一部编年体史书,详细记载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情况。本文描述了李岘向皇帝提出批评辅国专权的奏章并获得皇帝的赞赏,同时记载了肃宗皇帝发布的新的法令和对辅国行为的处罚。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唐朝时期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度以及对官僚体系的监督机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