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巳,以李日越为右金吾大将军。
邛、简、嘉、眉、泸、戎等州蛮反。
十一月,甲子,以殿中监董秦为陕西、神策两军兵马使,赐姓李,名忠臣。
康楚元等众至万馀人,商州刺史、充荆襄等道租庸使韦伦发兵讨之,驻于邓之境,招谕降者,厚抚之;伺其稍怠,进军击之,生擒楚元,其众遂溃;得其所掠租庸二百万缗,荆、襄皆平。伦,见素之从祖弟也。发安西、北庭兵屯陕,以备史思明。
第五琦作乾元钱、重轮钱,与开元钱三品并行,民争盗铸,货轻物重,谷价腾踊,饿殍相望。上言者皆归咎于琦,庚午,贬琦忠州长史。御史大夫贺兰进明贬溱州员外司马,坐琦党也。
十二月,甲午,吕諲领度支使。
乙巳,韦伦送康楚元诣阙,斩之。
史思明遣其将李归仁将铁骑五千寇陕州,神策兵马使卫伯玉以数百骑击破之于礓子阪,得马六百匹,归仁走。以伯玉为镇西四镇行营节度使。李忠臣与归仁等战于永宁、莎栅之间,屡破之。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一·唐纪三十七:
丁巳,以李日越为右金吾大将军。
解析:
- 时间:丁巳日,具体日期无记载。
- 事件:任命李日越为右金吾大将军。右金吾大将军是唐朝的一种官职,负责京城的治安。此句反映了朝廷对李日越的信任与重用。
邛、简、嘉、眉、泸、戎等州蛮反。
解析:
- 时间:同丁巳,具体日期无记载。
- 事件:邛、简、嘉、眉、泸、戎等州的蛮人发动叛乱。这表明地方不稳定和中央控制力的下降。
十一月,甲子,以殿中监董秦为陕西、神策两军兵马使,赐姓李,名忠臣。
解析:
- 时间:十一月,具体日期无记载。
- 事件:殿中监董秦被任命为陕西、神策两军兵马使,并被赐姓李,名为忠臣。这是朝廷在军事上的重要调整,增强了地方的军事力量。
康楚元等众至万馀人,商州刺史、充荆襄等道租庸使韦伦发兵讨之,驻于邓之境,招谕降者,厚抚之;伺其稍怠,进军击之,生擒楚元,其众遂溃;得其所掠租庸二百万缗,荆、襄皆平。
解析:
- 时间:同上。
- 事件:康楚元及其部下聚集有一万多人,商州刺史兼充荆襄等道租庸使的韦伦出兵讨伐,在邓县边境驻扎,招降叛民并给予优厚待遇,等待他们松懈后发起进攻,最终活捉了康楚元,叛军因此崩溃,同时夺回了被掠夺的租庸钱两百万缗,使得荆州和襄阳得到了平定。
伦,见素之从祖弟也。发安西、北庭兵屯陕,以备史思明。
李忠臣与归仁等战于永宁、莎栅之间,屡破之。
解析:
- 时间:同上。
- 事件:吕諲被任命为度支使,随后不久吕諲领度支使。李忠臣与史思明的部将李归仁交战,在永宁、莎栅之间多次取得胜利。这些军事行动显示了唐朝在对抗叛乱方面的决心和能力。
第五琦作乾元钱、重轮钱,与开元钱三品并行,民争盗铸,货轻物重,谷价腾踊,饿殍相望。上言者皆归咎于琦,庚午,贬琦忠州长史。御史大夫贺兰进明贬溱州员外司马,坐琦党也。
解析:
- 时间:戊寅前一日(具体日期无记载)。
- 事件:第五琦发明了两种钱:乾元钱和重轮钱,这两种钱与原来的开元钱三品并行流通。然而,由于民众争相盗铸,导致货币贬值,市场上货物价格上升,百姓生活困苦,饿死的人随处可见。对此提出建议的官员都把责任归咎于第五琦,因此在庚午日,他被贬为忠州长史。同时,御史大夫贺兰进明也被贬为溱州员外司马,原因是他与第五琦有关联。
十二月,甲午,吕諲领度支使。
解析:
- 时间:同上。
- 事件:吕諲被提升为度支使。
乙巳,韦伦送康楚元诣阙,斩之。
解析:
- 时间:同上。
- 事件:韦伦将已经捕获的康楚元送到朝廷斩首。
史思明遣其将李归仁将铁骑五千寇陕州,神策兵马使卫伯玉以数百骑击破之于礓子阪,得马六百匹,归仁走。以伯玉为镇西四镇行营节度使。李忠臣与归仁等战于永宁、莎栅之间,屡破之。
解析:
- 时间:同上。
- 事件:史思明派遣他的将领李归仁率领五千铁骑入侵陕州,神策兵马使卫伯玉指挥几百名骑兵在礓子阪击败了归仁的进攻,缴获马匹六百匹,李归仁逃回;卫伯玉因此被任命为镇西四镇行营节度使。而李忠臣与史思明的将领李归仁在永宁、莎栅一带多次交锋并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