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治兵,而吐蕃已度便桥,仓猝不知所为。丙子,出幸陕州,官吏藏窜,六军逃散。郭子仪闻之,遽自咸阳归长安,比至,车驾已去。上才出苑门,渡浐水,射生将王献忠拥四百骑叛还长安,胁丰王珙等十王西迎吐蕃。遇子仪于开远门内,子仪叱之,献忠下马,谓子仪曰:“今主上东迁,社稷无主,令公身为元帅,废立在一言耳。”子仪未应。珙越次言曰:“公何不言!”子仪责让之,以兵援送行在。丁丑,车驾至华州,官吏奔散,无复供拟,扈从将士不免冻馁。会观军容使鱼朝恩将神策军自陕来迎,上乃幸朝恩营。丰王珙见上于潼关,上不之责,退至幕中,有不逊语;群臣奏请诛之,乃赐死。

戊寅,吐蕃入长安,高晖与吐蕃大将马重英等立故邠王守礼之孙广武王承宏为帝,改元,置百官,以前翰林学士于可封等为相。吐蕃剽掠府库市里,焚闾舍,长安中萧然一空。苗晋卿病卧家,遣人舆入,迫胁之,晋卿闭口不言,虏不敢杀。于是六军散者所在剽掠,士民避乱,皆入山谷。

资治通鉴 · 唐纪三十九
历史长河中,吐蕃之乱与唐朝兴衰

  1. 吐蕃入侵长安
  • 吐蕃迅速越过便桥,迫使唐军猝不及防
  • 长安城内官吏逃散,六军士兵四散
  • 郭子仪急忙从咸阳返回长安,但已为时太晚
  1. 丰王珙等西迎吐蕃
  • 高晖与吐蕃大将马重英拥立故邠王守礼之孙广武王承宏为帝
  • 改元并设置百官,以翰林学士于可封为宰相
  1. 长安城中一片萧条
  • 长安城被洗劫一空,百姓无处藏身
  • 苗晋卿病卧家中,遭人胁迫,终未屈服
  1. 吐蕃暴行与唐室应对
  • 吐蕃在长安烧杀抢掠,百姓流离失所
  • 唐室面对外侵,群臣上尊号,赦天下,改元
  1. 吐蕃之乱影响深远
  • 吐蕃之乱导致唐朝元气大伤,国力衰退
  • 此后数年,吐蕃对唐朝构成持续威胁
  1. 代宗时期政治动荡
  • 吐蕃之乱后,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上台,面临内外压力
  • 国家急需稳定和恢复生产,以图再起
  • 朝政逐渐走向稳定,但吐蕃之患仍不时发作
  1. 吐蕃内乱与唐朝外交
  • 内乱期间,唐朝与吐蕃的外交关系复杂多变
  • 双方互有胜负,战争给双方带来了深刻教训
  1. 吐蕃内耗与唐朝对策
  • 吐蕃内部不断发生争斗,削弱了其对外力量
  • 唐朝借此机会加强边防,巩固国力
  1. 吐蕃灭亡与唐朝复兴
  • 吐蕃最终败亡,唐朝得以喘息
  • 战后,唐朝继续推行内政改革,力图恢复往日辉煌
  1. 吐蕃之乱历史启示
  • 此事件教会后世警惕外来侵略与内部分裂的危害
  • 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原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