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月,乙未,上生日,诸道节度使献金帛、器服、珍玩、骏马为寿,共值缗钱二十四万。常衮上言,以为:“节度使非能男耕女织,必取之于人。敛怨求媚,不可长也。请却之。”上不听。
京兆尹第五琦什一税法,民苦其重,多流亡。十一月,甲子,日南至,赦,改元,悉停什一税法。
十二月,癸卯,周智光杀陕州监军张志斌。智光素与陕州刺史皇甫温不协,志斌入奏事,智光馆之,志斌责其部下不肃,智光怒曰:“仆固怀恩不反,正由汝辈激之。我亦不反,今日为汝反矣!”叱下斩之,脔食其肉。朝士举选人,畏智光之暴,多自同州窃过,智光遣将将兵邀之于路,死者甚众。戊申,诏加智光检校左仆射,遣中使余元仙持告身授之。智光慢骂曰:“智光有大功于天下国家,不与平章事而与仆射!且同、华地狭,不足展材,若益以陕、虢、商、鄜、坊五州,庶犹可耳。”因历数大臣过失,且曰:“此去长安百八十里,智光夜眠不敢舒足,恐踏破长安城,至于挟天子令诸侯,惟周智光能之。”元仙股栗。郭子仪屡请讨智光,上不许。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四 · 唐纪四十
冬,十月,乙未,上生日,诸道节度使献金帛、器服、珍玩、骏马为寿,共值缗钱二十四万。常衮上言,以为:“节度使非能男耕女织,必取之于人。敛怨求媚,不可长也。请却之。”不从。
京兆尹第五琦什一税法,民苦其重,多流亡。十一月,甲子,日南至,赦,改元,悉停什一税法。十二月,癸卯,周智光杀陕州监军张志斌。智光素与陕州刺史皇甫温不协,志斌入奏事,智光馆之,志斌责其部下不肃,智光怒曰:“仆固怀恩不反,正由汝辈激之。我亦不反,今日为汝反矣!”叱下斩之,脔食其肉。朝士举选人,畏智光之暴,多自同州窃过,智光遣将将兵邀之于路,死者甚众。戊申,诏加智光检校左仆射,遣中使余元仙持告身授之。智光慢骂曰:“智光有大功于天下国家,不与平章事而与仆射!且同、华地狭,不足展材,若益以陕、虢、商、鄜、坊五州,庶犹可耳。”因历数大臣过失,且曰:“此去长安百八十里,智光夜眠不敢舒足,恐踏破长安城,至于挟天子令诸侯,惟周智光能之。”元仙股栗。郭子仪屡请讨智光,上不许。
赏析:
这段历史描述了唐代宗时期的一系列政治事件。在《资治通鉴》的卷二百二十四中,我们看到了唐代宗的统治和处理政务的方式。其中提到了几个关键人物和事件,包括常衮、第五琦、郭子仪等。这些人物的行为和政治决策对于唐朝后期的政治局势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常衮的故事中,他提出了对节度使征税的建议,但他的建议并没有被采纳。这反映了唐代宗时期的财政政策和治理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第五琦的税法改革中,虽然引起了民众的不满,但也显示出了唐代政府试图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改善民生的努力。
郭子仪在这段历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曾多次请求讨伐周智光,但都被唐代宗拒绝了。这也反映出了唐代宗在处理某些问题时可能过于谨慎或者缺乏决断力。同时,郭子仪的忠诚和努力也是值得称赞的。
这段历史反映了唐代宗时期的政治局势和政策决策。通过分析这些事件和人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到一些关于治国理政的启示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