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命大理少卿杨济修好于吐蕃。

壬子,以杜鸿渐为山南西道·剑南东·西川副元帅、剑南西川节度使,以平蜀乱。

以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马璘兼邠宁节度使。璘以段秀实为三使都虞候。卒有能引弓重二百四十斤者,犯盗当死,璘欲生之,秀实曰:“将有爱憎而法不一,虽韩、彭不能为理。”璘善其议,竟杀之。璘处事或不中理,秀实力争之。璘有时怒甚,左右战栗,秀实曰:“秀实罪若可杀,何以怒为!无罪杀人,恐涉非道。”璘拂衣起,秀实徐步而出;良久,璘置酒召秀实谢之。自是军州事皆咨秀实而后行。璘由是在邠宁,声称殊美。

癸丑,以山南西道节度使张献诚兼剑南东川节度使,邛州刺史柏茂琳为邛南防御使;以崔旰为茂州刺史,充西山防御使。三月,癸未,献诚与旰战于梓州,献诚军败,仅以身免,旌节皆为旰所夺。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四·唐纪四十

【己亥,命大理少卿杨济修好于吐蕃】

己亥日,唐代皇帝任命大理少卿杨济为使者,前往吐蕃进行友好交流与和平谈判。此举旨在巩固边疆稳定,促进民族融合,展现唐朝的宽容与包容。

【壬子,以杜鸿渐为山南西道·剑南东·西川副元帅、剑南西川节度使,以平蜀乱】

壬子日,皇帝决定派遣杜鸿渐担任山南西道、剑南东道以及剑南西道的副元帅、剑南西道的节度使,目的是平定蜀地动乱。杜鸿渐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对蜀地深厚的了解被委以重责,显示出朝廷对地方治理的高度信任和依赖。

【以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马璘兼邠宁节度使。璘以段秀实为三使都虞候。卒有能引弓重二百四十斤者,犯盗当死,璘欲生之,秀实曰:“将有爱憎而法不一,虽韩、彭不能为理。”璘善其议,竟杀之】

在处理军队事务时,马璘将军兼任了邠宁节度使,并让段秀实担任三使都虞候。然而,有些士兵因重达二百四十斤的弓箭而触犯军规。马璘本欲宽恕他们,但段秀实在此事上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将领应有公正无私的原则,否则即使韩信、彭越也不能解决此类问题。因此,他坚持依法办事,最终导致那位士兵被杀。此事件反映了唐代法制的严格性和对法律的尊重。

【癸丑,以山南西道节度使张献诚兼剑南东川节度使,邛州刺史柏茂琳为邛南防御使;以崔旰为茂州刺史,充西山防御使】

癸丑日,皇帝命令张献诚同时担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和剑南东川节度使,而原任邛州刺史柏茂琳则改任邛南防御使。此外,崔旰被任命为茂州刺史,负责西山防御。这些人事调整显示了朝廷对于地方官员的重新分配,旨在加强边境安全与地方管理。

【三月,癸未,献诚与旰战于梓州,献诚军败,仅以身免,旌节皆为旰所夺】

在三月癸未日,张献诚与崔旰在梓州交战。结果张献诚的军队大败,他本人也险些丧命。尽管如此,他的旌节都被崔旰夺走。这场战役反映出战场上的残酷与将领们的勇气,同时也展现了双方的实力对比。

赏析:

这段记载涉及唐朝在政治、军事、司法等方面的决策与行动。通过这些事件的记录,我们可以窥见唐代社会的复杂性和统治者的智慧。如马璘在处理士兵问题上的果断与公正,以及他对法律的坚守;张献诚与崔旰之间的冲突也体现了当时军队内部的权力斗争和战争带来的紧张关系。这些事件不仅展示了唐朝的政治制度和军事策略,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