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加卢龙、陇右、泾原节度使硃泚兼中书令,卢龙、陇右节度如故。以舒王谟为四镇、北庭行军、泾原节度大使,以泾州牙前兵马使河中姚令言为留后。谟,邈之子也,早孤,上子之。
癸丑,诏赠太后父、祖、兄、弟官,及自馀宗族男女拜官封邑者告第告身,凡百二十有七通;中使以马负而赐之。
九月,壬午,将作奏宣政殿廊坏,十月魁冈,未可修。上曰:“但不妨公害人,则吉矣。安问时日!”即命修之。
大历以前,赋敛出纳俸给皆无法,长吏得专之;重以元、王秉政,货赂公行,天下不按赃吏者殆二十年。惟江西观察使路嗣恭案虔州刺史源敷翰,流之。上以宣歙观察使薛邕,文雅旧臣,征为左丞。邕去宣州,盗隐官物以巨万计,殿中侍御史员发之。
冬,十月,己亥,贬连山尉。于是州县始畏朝典,不敢放纵。
关于《资治通鉴》的相关内容,可以提炼如下:
朱泚加官:唐德宗于丁未日(公元780年)赐予卢龙、陇右、泾原节度使朱泚兼中书令的荣誉。这一举措反映了朝廷对朱泚的倚重和信任。
舒王任命:同时,任命舒王为四镇、北庭行军及泾原节度大使,以泾州牙前兵马使河中姚令言为留后,表明了对朱泚部下的信任和依赖。
朱泚事件:在建中元年九月,朱泚因指挥泾州将刘文喜阻兵为乱,遭到贬谪。这显示了朝廷对朱泚军事行为的不满及对其政治影响的恐惧。
薛邕任命:同年十月,唐德宗任命宣歙观察使薛邕为左丞,显示出朝廷试图通过重用旧臣来稳定局势。
朱滔反叛:朱滔密谋反叛,并暗中联系朱泚策划叛乱。他的阴谋被揭露,导致他与朱泚的计划失败,最终被诛。
连山尉贬黜:由于朱泚的叛变行为,他被贬至连山郡为尉,这是对其政治罪行的惩罚。
宣州事件:宣州守将李希烈因受朱泚贿赂而背叛朝廷,导致该地区的混乱,使得朝廷不得不再次采取措施加强控制。
这段历史不仅展示了唐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同时也反映出了统治者在权力斗争中的谨慎与决断。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唐朝的政治格局,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