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以幽州兵在凤翔,思得重臣代之。卢杞忌张镒忠直,为上所重,欲出之于外,己得专总朝政,乃对曰:“硃泚名位素崇,凤翔将校班秩已高,非宰相信臣,无以镇抚,臣请自行。”上俯首未言,巳又曰:“陛下必以臣貌寝,不为三军所伏,固惟陛下神算。”上乃顾镒曰:“才兼文武,望重内外,无以易卿。”镒知为杞所排而无辞以免,因再拜受命。戊寅,以镒兼凤翔尹、陇右节度等使。
初,卢杞与御史大夫严郢共构杨炎、赵惠伯之狱,炎死,杞复忌郢。会蔡廷玉等贬官,殿中侍御史郑詹误递文符至昭应送之,廷玉等行已至蓝田,召还而东,廷玉等以为执己送硃滔,至灵宝西,赴河死。上闻之,骇异,卢杞因奏:“硃泚必疑以为诏旨,请遣三司使案詹。”又言:“御史所为,必禀大夫,请并郢案之。”狱未具,壬午,杞奏杖杀詹于京兆府;贬郢费州刺史,卒于贬所。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二十七 · 唐纪四十三
卢杞陷害张镒事件
卢杞在唐朝政治斗争中,为了排挤忠直之臣张镒,采取了一系列的阴谋诡计。他通过捏造罪名,诬陷张镒与朱滔勾结,最终导致张镒被贬为凤翔尹、陇右节度等使。这一事件不仅展示了唐代朝堂上的权力角逐,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忠诚和正直的渴望与追求。
诗歌原文及赏析
资治通鉴卷二二七 唐纪四十三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二建中二年(辛酉,公元七八一年)六月,庚寅,以浙江东、西观察使、苏州刺史韩滉为润州刺史、浙
这首诗通过对“重臣代幽州兵”的描述,展现了德宗时期的政治局势以及朝廷对边疆军事的重视。诗中通过使用“才兼文武,望重内外”等赞美之词,表达了对韩滉才能和威望的高度认可。同时,诗中还提到了“无以镇抚”等表达,暗示了朝廷对于边疆安全的担忧和重视。最后一句“固惟陛下神算”,则是对德宗皇帝英明决策的赞誉。
这首诗不仅记录了当时的战争和政治事件,还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个人品德的追求。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物性格,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