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俊之始诛李惟岳也,遣判官孟华入见。上问以河朔利害,华性忠直,有才略,应对慷慨。上悦,以为恒冀团练副使。会武俊与硃滔有异谋,上遽遣华归谕旨。华至,武俊已出师,华谏曰:“圣意于大夫甚厚,苟尽忠义,何患官爵之不崇,土地之不广,不日天子必移康中丞于它镇,深、赵终为大夫之有,何苦遽自同于逆乱乎!异日无成,悔之何及!”华曏在李宝臣幕府,以直道已为同列所忌,至是为副使,同列尤疾之,言于武俊曰:“华以军中阴事奏天子,请为内应,故得超迁。是将覆大夫之军,大夫宜备之。”武俊以其旧人,不忍杀,夺职,使归私第。
田悦恃援兵将至,遣其将康愔万馀人出城西,与马燧等战于御河上,大败而还。
时两河用兵,月费百馀万缗,府库不支数月。太常博士韦都宾、陈京建议,以为:“货利所聚,皆在富商,请括富商钱,出万缗者,借其馀以供军。计天下不过借一二千商,则数年之用足矣。”上从之。甲子,诏借商人钱,令度支条上。判度支杜佑大索长安中商贾所有货,意其不实,辄加搒捶。帛粟麦者,皆借四分之一,封其柜窖。百姓为之罢市,相帅遮宰相马自诉,以千万数。卢杞始慰谕之,势不可遏,乃疾驱自他道归。计并借商所得,才二百万缗,人已竭矣。京,叔明之五世孙也。
武俊之始诛李惟岳也,遣判官孟华入见。上问以河朔利害,华性忠直,有才略,应对慷慨。上悦,以为恒冀团练副使。会武俊与硃滔有异谋,上遽遣华归谕旨。华至,武俊已出师,华谏曰:“圣意于大夫甚厚,苟尽忠义,何患官爵之不崇,土地之不广,不日天子必移康中丞于它镇,深、赵终为大夫之有,何苦遽自同于逆乱乎!异日无成,悔之何及!”华向来在李宝臣幕府,以直道已为同列所忌,至是为副使,同列尤疾之,言于武俊曰:“华以军中阴事奏天子,请为内应,故得超迁。是将覆大夫之军,大夫宜备之。”武俊以其旧人,不忍杀,夺职,使归私第。
田悦恃援兵将至,遣其将康愔万馀人出城西,与马燧等战于御河上,大败而还。
时两河用兵,月费百馀万缗,府库不支数月。太常博士韦都宾、陈京建议,以为:“货利所聚,皆在富商,请括富商钱,出万缗者,借其馀以供军。计天下不过借一二千商,则数年之用足矣。”上从之。甲子,诏借商人钱,令度支条上。判度支杜佑大索长安中商贾所有货,意其不实,辄加搒捶。帛粟麦者,皆借四分之一,封其柜窖。百姓为之罢市,相帅遮宰相马自诉,以千万数。卢杞始慰谕之,势不可遏,乃疾驱自他道归。
计并借商所得,才二百万缗,人已竭矣。京,叔明之五世孙也。
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王武俊在唐朝晚期的政治斗争和财政困境。其中涉及到了多个重要人物和事件,包括王武俊、朱滔、李抱真、韦都宾和陈京等人。这些人物和事件共同构成了唐朝晚期的政治背景。
文章开头提到了王武俊之始诛李惟岳的事件。这是唐朝晚期的一段历史,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军事策略。王武俊作为节度使之一,与李惟岳发生了冲突,最终被唐朝朝廷处死。这一事件对当时的唐朝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描述了田悦恃援兵将至的情况。田悦是另一个节度使,他的军队与王武俊的军队发生了冲突。由于战争持续不断,唐朝朝廷陷入了财政困境。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唐太常博士韦都宾和陈京提出了一个建议,即向商人借钱来支持战争。然而,由于商人担心自己的财产被征税,导致很多人反对这个政策。最后,虽然朝廷决定向商人借钱,但由于商人的数量有限,所以只能借到少量的钱财。
文章还提到了杜佑在长安中的商贾进行搜查的行为。他认为这些商人都在隐瞒自己的真实资产,于是对他们进行了惩罚。这种做法虽然能够暂时解决问题,但同时也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和抗议。
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唐朝晚期的政治斗争和财政困境。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唐朝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同时,这段文字也反映了唐朝晚期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