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晟遣其将王佖将骁勇三千伏于汧城,戒之曰:“虏过城下,勿击其首;首虽败,彼全军而至,汝弗能当也。不若俟前军已过,见五方旗,虎豹衣,乃其中军也,出其不意击之,必大捷。”佖用其言,尚结赞败走。军士不识尚结赞,仅而获免。尚结赞谓其徒曰:“唐之良将,李晟、马燧、浑瑊而已,当以计去之。”入凤翔境内,无所俘掠,以兵二万直抵城下曰:“李令公召我来,何不出犒我!”经宿,乃引退。冬,十月,癸亥,李晟遣蕃落使野诗良辅与王佖将步骑五千袭吐蕃摧砂堡。壬申,遇吐蕃众二万,与战,破之,乘胜逐北,至堡下,攻拔之,斩其将扈屈律悉蒙,焚其蓄积而还。尚结赞引兵自宁、庆北去,癸酉,军于合水之北。邠宁节度使韩游瑰遣其将史履程夜袭其营,杀数百人。吐蕃追之,游瑰陈于平川,潜使人鼓于西山。虏惊,弃所掠而去。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三十二 · 唐纪四十八
译文:李晟派遣他的将领王佖率领骁勇的军队埋伏在汧城,并告诫他们说:“吐蕃军队经过城下时,不要攻击他们的头部;即使他们的前锋部队被打败了,等到他们全军到来时,你们仍然难以抵挡。不如等待前军已经过去,看到五方旗、虎豹衣,那是他们的中军,出其不意地攻击他们,一定能够取得大胜。”
注释: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编年体著作,由北宋的司马光主编。该书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事件,是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资料之一。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李晟派遣将领王佖率领精兵在汧城埋伏,以智取胜,成功地击退了吐蕃的进攻。诗中的“待虏过城下”和“勿击其首”等词语,体现了李晟的智慧和策略。他通过观察敌情,选择时机出击,最终取得了胜利。同时,诗中也展现了唐朝军队的勇猛和坚韧,以及他们在战争中的决心和勇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