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横海军使程日华为节度使。
秋,七月,淮西兵马使吴少诚杀陈仙奇,自为留后。少诚素狡险,为李希烈所宠任,故为之报仇。己酉,以虔王谅为申、光、随、蔡节度大使,以少诚为留后。以陇右行营节度使曲环为陈许节度使。陈许荒乱之馀,户口流散。曲环以勤俭率下,政令宽简,赋役平均,数年之间,流亡复业,兵食皆足。
八月,癸未,义成节度使李澄薨,其子克宁谋总军务,秘不发丧。
丙戌,吐蕃尚结赞大举寇泾、陇、邠、宁,掠人畜,芟禾稼,西鄙骚然,州县各城守,诏浑将万人,骆元光将八千人屯咸阳以备之。
初,上与常侍李泌议复府兵,泌因为上历叙府兵自西魏以来兴废之由,且言:“府兵平日皆安居田亩,每府有折冲领之,折冲以农隙教习战陈。国家有事征发,则以符契下其州及府,参验发之,至所期处。将帅按阅,有教习不精者,罪其折冲,甚者罪及刺史。军还,则赐勋加赏,便道罢之。行者近不逾时,远不经岁。高宗以刘仁轨为洮河镇守使以图吐蕃,于是始有久戍之役。武后以来,承平日久,府兵浸堕,为人所贱,百姓耻之,至蒸熨手足以避其役。又,牛仙客以积财得宰相,边将效之。山东戍卒多赍缯帛自随,边将诱之寄于府库,昼则若役,夜絷地牢,利其死而没入其财。故自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什无二三,其残虐如此。然未尝有外叛内侮,杀帅自擅者,诚以顾恋田园,恐累宗族故也。自开元之末,张说始募长征兵,谓之弓广骑,其后益为六军。及李林甫为相,奏诸军皆募人为之。兵不土著,又无宗族,不自重惜,忘身徇利,祸乱遂生,至今为梗。曏使府兵之法常存不废,安有如此下陵上替之患哉!陛下思复府兵,此乃社稷之福,太平有日矣。”上曰:“俟平河中,当与卿议之。”九月,丁亥,诏十六卫各置上将军,以宠功臣。改神策左、右厢为左、右神策军,殿前射生左、右厢为殿前左、右射生军,各置大将军二人、将军二人。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二·唐纪四十八
诗歌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三十二 · 唐纪四十八
以横海军使程日华为节度使。秋,七月,淮西兵马使吴少诚杀陈仙奇,自为留后。少诚素狡险,为李希烈所宠任,故为之报仇。己酉,以虔王谅为申、光、随、蔡节度大使,以少诚为留后。以陇右行营节度使曲环为陈许节度使。陈许兵荒之后,人口流散。曲环勤政简政,赋役均平,数年之间,民归复业,兵食俱足。八月,癸未,义成节度使李澄薨,其子克宁谋总军务,秘不发丧。丙戌,吐蕃尚结赞大举寇泾、陇、邠、宁,掠人畜,芟禾稼,西鄙骚然,州县各城守,诏浑将万人,骆元光将八千人屯咸阳以备之。
注释与赏析
注释
- 程日华:横海军使,被任命为节度使。
- 吴少诚:淮西兵马使,杀死陈仙奇,自任留后。
- 李希烈:吴少诚的旧主人,因宠爱吴而任其为官。
- 薛王李谅:被任命申、光、随、蔡节度大使。
- 曲环:被任命陈许节度使,以治理和恢复当地秩序。
- 吐蕃尚结赞:吐蕃的将领,大规模侵犯边境。
- 泾、陇、邠、宁:唐朝边境地区,吐蕃侵略的对象。
- 李澄:义成节度使去世。
- 李克宁:李澄之子,企图接管军事事务。
赏析
《资治通鉴》作为一部重要的编年体历史记录,详细记录了唐朝中后期的政治变迁和社会动荡。在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唐朝内部的权力斗争、边疆战争以及对外扩张等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复杂局面。
通过分析《资治通鉴》中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唐朝晚期的政治局势和各种人物之间的互动。例如,吴少诚的叛乱显示了地方势力对于中央政权的挑战,而曲环的治理则体现了唐朝晚期对边疆地区的管理策略。这些事件都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社会状况和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
从《资治通鉴》的记载中,我们还可以观察到唐代法律体系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例如,李澄的去世以及其子李克宁试图控制军队的行为,反映出当时法律制度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方面的作用。同时,这也揭示了唐朝晚期法律制度在应对权力斗争和冲突时的局限性。
《资治通鉴》不仅是研究中国历史的宝贵资料,也是理解唐代乃至整个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关键文献之一。通过对它的深入研究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历史脉络,洞察社会变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评价过去,为未来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