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从史首建伐王承宗之谋,及朝廷兴师,从史逗留不进,阴与承宗通谋,令军士潜怀承宗号;又高刍粟之价以败度支,讽朝廷求平章事,诬奏诸道与贼通,不可进兵,上甚患之。会从史遣牙将王翊元入奏事,裴垍引与语,为言为臣之义,微动其心,翊元遂输诚,言从史阴谋及可取之状。垍令翊元还本军经营,复来京师,遂得其都知兵马使乌重胤等款要。垍言于上曰:“从史狡猾骄很,必将为乱。今闻其与承璀对营,视承璀如婴儿,往来殊不设备。失今不取,后虽兴大兵,未可以岁月平也。”上初愕然,熟思良久,乃许之。从史性贪,承璀盛陈奇玩,视其所欲,稍以遗之。从史喜,益相昵狎。甲申,承璀与行营兵马使李听谋,召从史入营博,伏壮士于幕下,突出,擒诣帐后缚之,内车中,驰诣京师。左右惊乱,承璀斩十馀人,谕以诏旨。从史营中士卒闻之,皆甲以出,操兵趋哗。乌重胤当军门叱之曰:“天子有诏,从者赏,敢违者斩!”士卒皆敛兵还部伍。会夜,车疾驱,未明,已出境。重胤,承洽之子;听,晟之子也。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八·唐纪五十四
卢从史首建伐王承宗之谋,及朝廷兴师,从史逗留不进,阴与承宗通谋,令军士潜怀承宗号;又高刍粟之价以败度支,讽朝廷求平章事,诬奏诸道与贼通,不可进兵,上甚患之。会从史遣牙将王翊元入奏事,裴垍引与语,为言为臣之义,微动其心,翊元遂输诚,言从史阴谋及可取之状。垍令翊元还本军经营,复来京师,遂得其都知兵马使乌重胤等款要。垍言于上曰:“从史狡猾骄很,必将为乱。今闻其与承璀对营,视承璀如婴儿,往来殊不设备。失今不取,后虽兴大兵,未可以岁月平也。”上初愕然,熟思良久,乃许之。从史性贪,承璀盛陈奇玩,视其所欲,稍以遗之。从史喜,益相昵狎。甲申,承璀与行营兵马使李听谋,召从史入营博,伏壮士于幕下,突出,擒诣帐后缚之,内车中,驰诣京师。左右惊乱,承璀斩十馀人,谕以诏旨。从史营中士卒闻之,皆甲以出,操兵趋哗。乌重胤当军门叱之曰:“天子有诏,从者赏,敢违者斩!”士卒皆敛兵还部伍。会夜,车疾驱,未明,已出境。重胤,承洽之子;听,晟之子也。

译文:
卢从史首先建议讨伐王承宗的计划,当朝廷起兵时,他逗留不前,暗中与王承宗勾结,命令士兵暗中怀恨王承宗的号令。他又提高粮食的价格以破坏度支的收入,并劝导朝廷请求平章事的位置,诬告其他道与贼寇勾结,不允许出兵,皇帝对此深感担忧。这时,卢从史派他的牙将王翊元前来报告事情,裴垍与他交谈,告诉他做人的原则和道理,使他心中有所触动,王翊元于是忠诚地表达了他的想法和计划。裴垍让他返回自己的军队去处理事务,然后又来到京城,最终得以获取他的都知兵马使乌重胤等人的支持。裴垍向皇上汇报说:“卢从史狡猾而又骄傲狂妄,必定会制造混乱。现在听说他和王承璀相互对峙,对待王承璀就像对待小孩一样,毫无防备。如果不在现在取得他的支持,将来即使发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平定叛乱。”皇上最初感到惊讶,经过深思熟虑很久之后,才答应了这个要求。卢从史本性贪婪,王承璀展示了很多奇特的宝物给他看,看到他想要什么就稍微赠送给他一些。卢从史非常高兴,更加亲密无间了。甲申日,王承璀和行营兵马使李听策划,召唤卢从史进入军营玩棋,埋伏下许多勇士在帐篷下,突然袭击,抓住他送到帐篷后面捆绑起来,装入马车中,迅速赶往京城。周围的人惊慌混乱,王承璀斩杀了十几人,用诏令告诉他们。卢从史军营中的士兵们听到这个消息,都穿上铠甲准备出发,拿起武器大声喧哗。乌重胤在军营门口呵斥那些士兵说:“天子有命令,跟随的人将受到奖赏,敢于违反命令的将被斩首!”士兵们都收起兵器回到各自的队伍。正好在夜晚,他们快速出发,天还没亮时就离开了军营。乌重胤是李敬连的儿子。李听是崔植的儿子。

注释:

  • 卢从史首建伐王承宗之谋(卢从史首先建议攻打王承宗):这是卢从史主动提出征讨王承宗的计划。
  • 及朝廷兴师(当朝廷发起军事行动时):当皇帝下令起兵征讨叛乱时。
  • 逗留不进(他拖延时间不愿前进):他故意拖延时间,不愿意配合军事行动。
  • 阴与承宗通谋(私下里与王承宗勾结):他在背后与王承宗秘密商量如何对付朝廷的军队。
  • 令军士潜怀承宗号(命令士兵暗中携带王承宗的旗帜):他命令士兵们在暗中携带王承宗的旗帜作为自己的标记。
  • 又高刍粟之价以败度支(他故意抬高粮食价格以损害国家的财政)
  • 讽朝廷求平章事(他暗示朝廷应该任命自己为宰相):通过劝说朝廷让裴垍担任宰相。
  • 诬奏诸道与贼通(他诬告其他道与叛贼有勾结):他捏造事实诬告其他道与叛贼勾结。
  • 不得兵(不允许出兵):由于各种原因皇帝没有批准他的请求。
  • 上甚患之(皇帝对此十分担忧):皇帝对他的行为非常生气。
  • 会从史遣牙将王翊元入奏事(正当这个时候,卢从史派遣他的牙将王翊元前来报告情况):王翊元被派去报告事情。
  • 裴垍引与语(裴垍与他交谈):裴垍与王翊元交谈,引导他对为人之道有更深的理解。
  • 为臣之义(为他臣子的义务):裴垍向他阐述做人的原则和道理。
  • 微动其心(使他内心有所触动):通过对话让他有所觉悟。
  • 因言从史阴谋及可取之状(趁机表达了他想要造反的意愿和可能成功的计划):王翊元借此机会表达他想要造反的愿望和可能成功的情况。
  • 垍令翊元还本军经营(裴垍让王翊元返回自己的部队去处理事务),后来又来到京城,最终得以获取他的都知兵马使乌重胤等人的支持。
  • 言于上曰:“从史狡猾骄很,必将为乱”(裴垍向皇上汇报说:“卢从史狡猾而又骄傲狂妄,必定会制造混乱”):裴垍向皇帝报告说卢从史的阴谋和可能引发混乱的情况。
  • 及闻其与承璀对营,视承璀如婴儿,往来殊不设备(当得知他和王承灿对峙时,看到王承灿就像对待一个小孩一样,毫无防备):得知卢从史和王承灿对峙时的情景。
  • 失今不取,后虽兴大兵,未可以岁月平也(如果不在这个时候采取行动,即使后来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平定叛乱):如果现在不行动,将来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平定叛乱。

诗句赏析:
此诗描绘了唐朝时期一位名叫卢从史的将领的行为及其后果。诗歌开篇描述了他首次提议讨伐王承宗的计划,随后描绘了朝廷对他的态度以及他与其他势力的勾结过程。诗歌中穿插了他的个人贪婪和狡诈,以及他如何通过各种手段试图影响局势。诗歌中充满了紧张的气氛和冲突,展现了这位将军的野心、狡诈和对权力的渴望。最后,诗歌展示了他失败的后果和他的结局,强调了他最终的下场和教训。全诗通过对卢从史行为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动荡和社会状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