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月,庚子,王承宗遣使自陈为卢从史所离间,乞输贡赋,请官吏,许其自新。李师道等数上表请雪承宗,朝廷亦以师久无功,丁未,制洗雪承宗,以为成德军节度使,复以德、棣二州与之。悉罢诸道行营将士,共赐布帛二十八万端匹,加刘济中书令。

刘济之讨王承宗也,以长子绲为副大使,掌幽州留务。济军瀛州,次子总为瀛州刺史,济署行营都知兵马使,使屯饶阳。济有疾,总与判官张、孔目官成国宝谋,诈使人从长安来,曰:“朝廷以相公逗留无功,已除副大使为节度使矣。”明日,又使人来告曰:“副大使旌节已至太原。”又使人走而呼曰:“旌节已过代州。”举军惊骇。济愤怒不知所为,杀大将素与绲厚者数十人,追绲诣行营,以张兄皋代知留务。济自朝至日昃不食,渴索饮,总因置毒而进之。乙卯,济薨。绲行至涿州,总矫以父命杖杀之,遂领军务。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八·唐纪五十四)

  • 原文:秋,七月,庚子,王承宗遣使自陈为卢从史所离间,乞输贡赋,请官吏,许其自新。李师道等数上表请雪承宗,朝廷亦以师久无功,丁未,制洗雪承宗,以为成德军节度使,复以德、棣二州与之。悉罢诸道行营将士,共赐布帛二十八万端匹,加刘济中书令。

注释解析

  • 关键词

  •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记录了唐朝的历史事件。

  • 「卷二百三十八」:指的是该书的第二百三十八卷。

  • 「唐纪五十四」:指的是唐朝第五十四年的纪事。

  • 翻译:「资治通鉴」记载了秋季七月庚子日,王承宗派遣使者向朝廷陈述自己被卢从史所背叛的情况,请求输送贡品和赋税,并请求担任官职,朝廷允许他自我改过。与此同时,李师道等人多次上表请求为王承宗平反。朝廷也认为李师道长时间无功,于是在丁未日宣布为王承宗洗清罪名,任命他为成德军节度使,并将德、棣二州归还给他。同时,撤销了所有各道行营将士,共赏赐布帛二十八万端匹,并授予刘济中书令的职位。

  • 赏析

  • 历史背景与事件:此篇描绘了王承宗因受卢从史影响而请求朝廷宽恕的过程。通过李师道等人的上表和朝廷的回应,反映了朝廷对此事的处理态度和政策。

  • 人物关系与动机:王承宗的请求显示了他渴望复位的心情,而朝廷的决定不仅体现了对其个人的认可,还展示了朝廷维护统一的决心和策略。

  • 政治意义:此事件展现了唐代中央政府在不同情况下对地方节度使的态度和政策调整,是了解唐代中央集权和政治运作的重要窗口。


以上摘录自《资治通鉴》中的相关部分,详细描述了王承宗求援及朝廷响应的事件,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动态和社会状况,是研究唐代政治历史的重要资料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