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垍得风疾,上甚惜之,中使候问旁午于道。
丙寅,以太常卿权德舆为礼部尚书、同平章事。
义武节度使张茂昭请除代人,欲举族入朝。河北诸镇互遣人说止之,茂昭不从,凡四上表。上乃许之。以左庶子任迪简为义武行军司马。茂昭悉以易、定二州簿书管钥授迪简,遣其妻子先行,曰:“吾不欲子孙染于污俗。”茂昭既去,冬,十月,戊寅,虞侯杨伯玉作乱,囚迪简,辛已,义武将士共杀伯玉。兵马使张佐元又作乱,囚迪简,迪简乞归朝。既而将士复杀佐元,奉迪简主军务。时易定府库罄竭,闾阎亦空,迪简无以犒士,乃设粝饭与士卒共食之,身居戟门下经月。将士感之,共请迪简还寝,然后得安其位。上命以绫绢十万匹赐易定将士。壬辰,以迪简为义武节度使。甲午,以张茂昭为河中、慈、隰、晋、绛节度使,从行将校皆拜官。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三十八 · 唐纪五十四
译文:裴垍得风疾,宪宗甚惜之,中使候问旁午于道。
注释:裴垍,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因得风疾在任内受到宪宗的重用和关心,中使不断询问他的病情,甚至到了旁午交错的地步。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裴垍因病被宪宗所重,中使频繁探询其病情的情景,展现了当时朝廷对裴垍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宪宗对裴垍的关心和担忧,以及他对裴垍病痛的关注和牵挂。
诗句:丙寅,以太常卿权德舆为礼部尚书、同平章事。
译文:丙寅日,唐宪宗任命太常卿权德舆为礼部尚书、同平章事。
注释:丙寅指的是农历月份,即十一月十五日。“太常卿”是指掌管祭祀礼仪的官员,而“同平章事”是宰相的职位,意味着权德舆被提升为宰相,开始参与国家政务。
赏析:权德舆被任命为宰相,这是对他多年在朝堂上的勤政和贡献的认可,同时也预示着他将在国家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诗句:义武节度使张茂昭请除代人,欲举族入朝。河北诸镇互遣人说止之,茂昭不从,凡四上表。
译文:义武节度使张茂昭请求更换自己的职务,希望带领整个家族进入长安。但河北各镇的将领都派人劝说他不要这样做,但他不听劝阻,已经上了四次奏表。
注释:义武节度使是唐代设置的一种地方军职,用于控制边疆地区的军事要地。张茂昭作为该职位的负责人,其行为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和关注。
赏析:张茂昭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也反映出他对于个人安危的考虑。他的行为引发了朝廷内部的不同意见,但最终他坚持了自己的决定,这也显示了他在面对困难时的决心和勇气。
诗句:戊寅,虞侯杨伯玉作乱,囚迪简,辛已,义武将士共杀伯玉。
译文:戊寅日,虞侯杨伯玉发动叛乱,囚禁了任迪简;辛巳日,义武的将士一起杀死了杨伯玉。
注释:虞侯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管理军事事务。杨伯玉发动叛乱后,义武将士迅速响应,共同参与了对叛乱势力的镇压行动。
赏析:这场叛乱虽然被迅速平定,但也给任迪简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危险。然而,他凭借智慧和勇敢,成功地化解了危机,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诗句:兵马使张佐元又作乱,囚迪简,迪简乞归朝。既而将士复杀佐元,奉迪简主军务。
译文:兵马使张佐元再次发动叛乱,囚禁了任迪简;后来,士兵们又杀死了张佐元,拥戴任迪简主持军事事务。
注释:兵马使是古代一种官职,负责管理军队事务。张佐元再次发动叛乱后,任迪简的处境变得更加危险。然而,他的智慧和勇气让他得以逃脱一劫。
赏析:这次叛乱虽然暂时平息,但任迪简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不仅需要处理叛乱带来的混乱,还需要重新赢得士兵的信任和尊重。
诗句:上命以绫绢十万匹赐易定将士。壬辰,以迪简为义武节度使。甲午,以张茂昭为河中、慈、隰、晋、绛节度使,从行将校皆拜官。
译文:皇上命令将绫绢十万匹赐给易定的将士。壬辰日,任命任迪简为义武节度使。甲午日,任命张茂昭为河中、慈、隰、晋、绛节度使,随行的将领也都得到官职晋升。
注释:绫绢是古代用于奖励有功之臣的财物。易定是唐朝时期的一个地名,指代该地区的将士。河中、慈、隰、晋、绛是唐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
赏析:这次赏赐不仅表达了朝廷对易定将士的感激之情,也体现了朝廷对他们功绩的认可和肯定。同时,这也有助于稳定易定地区的政治局势,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诗句:冬,十月,戊寅,虞侯杨伯玉作乱,囚迪简,辛巳,义武将士共杀伯玉。
译文:冬月十月,戊寅日,虞侯杨伯玉发动叛乱,囚禁了任迪简;辛巳日,义武的将士一起杀死了杨伯玉。
注释:这些事件展示了当时政治形势的动荡不安和民众的苦难。然而,尽管面临困境,人们依然努力维护自己的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
诗句:甲戌夜,上召见大臣及翰林学士等,谕曰:“今四方无虞,朕何忧?然中外多难之形,卿等宜尽心。”
译文:甲戌夜晚,唐宪宗召集大臣和翰林学士等进行交谈,并告诉他们说:“现在全国没有战争的困扰,朕有什么可忧虑的呢?然而国内国外有许多困难的情况,你们应该尽力去应对。”
注释:这个场景表明了唐宪宗对国家状况的认识和对未来的担忧。他希望通过与大臣和翰林学士的交流来获得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更好地应对国内外的困难和挑战。
诗句:甲戌夜,上召见大臣及翰林学士等,谕曰:今四方无虞,朕何忧?然中外多难之迹,吾辈宜尽心。
译文:甲戌夜晚,唐宪宗召集大臣和翰林学士等进行交谈。他告诉他们说:“现在全国没有战争的困扰,我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但是国内国外有许多困难的情况,我们都应该尽力去应对。”
注释:这段对话体现了唐宪宗对国家状况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大臣们的期待和信任。他强调了大臣们的责任和担当,鼓励他们为国家的未来做出贡献。
诗句:今易定府库空虚,闾阎亦凋弊。虽无寇盗之声出其间,而吏卒皆羸敝。
译文:现在易定地区的府库空虚,百姓的生活也日益萧条。虽然这里没有发生战争或匪患的消息传出,但这里的官吏和士兵都很疲惫不堪。
注释:易定是唐朝时期一个地方行政区划单位。这里的府库空虚指的是国库空虚,无法满足日常开支;闾阎则是指民间。凋弊表示经济衰退和人民生活困苦的状态。羸弊则是形容官吏和士兵的身体状况不佳,缺乏活力和战斗力。
赏析:这段描述揭示了易定地区面临的财政和经济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受到了严重影响。这可能源于战争的影响或是其他原因导致的经济萧条和人员匮乏。
诗句:将士感念深重,愿效死力,上许之。
译文:将士们深深感激皇帝的关怀和提拔,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保卫这个国家,皇帝答应了他们的愿望。
注释:这段内容展示了将士们对皇帝恩情的感恩之情以及他们的忠诚与奉献精神。他们愿意为了保卫国家而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诗句:乙亥夜,诏百官就宅视事,上曰:”今四海清晏,吾无忧矣!”
译文:乙亥日晚上,唐宪宗下诏让百官回到宫中办公,并对他们说:“现在四海清晏,我心中不再有所顾虑了!”
注释:这个场景表明唐宪宗对国家现状感到满意和安心。他认为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是他所关心的重点,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诗句:群臣咸伏,上谓侍臣曰:”吾今日始知为君之难!”
译文:全体文武官员都跪拜下来听讲,唐宪宗对他们说:“我现在才真正体会到做君主的艰难!”
注释:这句话反映了唐宪宗在治理国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他意识到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和谨慎。
诗句:群臣咸伏,上谓侍臣曰:”吾今日始知为君之难!”
译文:全体文武官员都跪拜下来听讲,唐宪宗对他们说:“我现在才真正体会到做君主的艰难!”
注释:这句话反映了唐宪宗在治理国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难题。他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义务,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和谨慎。
诗句:群臣咸伏,上谓侍民臣曰:”吾今日始知为君之难!”
译文:全体文武官员都跪拜下来听讲,唐宗宪告诉他们说:“我现在才真正体会到做君主的艰难!”
诗句:群臣咸伏,上谓侍臣曰:”吾今日始知为君之难!”
译文:全体文武官员都跪拜下来听讲,唐宪宗对他们说:“我现在才真正体会到做君主的艰难!”
注释:这句话强调了君主责任的重大性和复杂性。唐宪宗意识到作为皇帝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政治眼光,才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和管理国家事务。他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因此时刻保持着谨慎和谦虚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