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监军许遂振以飞语毁节度使杨于陵于上,上命召于陵还,除冗官。裴垍曰:“于陵性廉直,陛下以遂振故黜籓臣,不可。”丁巳,以于陵为吏部侍郎。遂振寻自抵罪。
八月,乙亥,上与宰相语及神仙,问:“果有之乎?”李籓对曰:“秦始皇、汉武帝学仙之效,具载前史,太宗服天竺僧长年药致疾,此古今之明戒也。陛下春秋鼎盛,方励志太平,宜拒绝方士之说。苟道盛德充,人安国理,何忧无尧、舜之寿乎!”
九月,己亥,吐突承璀自行营还。辛亥,复为左卫上将军,充左军中尉。裴垍曰:“承璀首唱用兵,疲弊天下,卒无成功,陛下纵以旧恩不加显戮,岂得全不贬黜以谢天下乎!”给事中段平仲、吕元膺言承璀可斩。李绛奏称:“陛下不责承璀,他日复有败军之将,何以处之?若或诛之,则同罪异罚,彼必不服;若或释之,则谁不保身而玩寇乎!愿陛下割不忍之恩,行不易之典,使将帅有所惩劝。”间二日,上罢承璀中尉,降为军器使。中外相贺。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八·唐纪五十四
岭南监军许遂振以飞语毁节度使杨于陵于上,上命召于陵还,除冗官。裴垍曰:“于陵性廉直,陛下以遂振故黜藩臣,不可。”丁巳,以于陵为吏部侍郎。遂振寻自抵罪。
八月,乙亥,上与宰相语及神仙,问:“果有之乎?”李籓对曰:“秦始皇、汉武帝学仙之效,具载前史,太宗服天竺僧长年药致疾,此古今之明戒也。陛下春秋鼎盛,方励志太平,宜拒绝方士之说。苟道盛德充,人安国理,何忧无尧、舜之盛寿乎!”
九月,己亥,吐突承璀自行营还。辛亥,复为左卫上将军,充左军中尉。裴垍曰:“承璀首唱用兵,疲弊天下,卒无成功,陛下纵以旧恩不加显戮,岂得全不贬黜以谢天下乎!”给事中段平仲、吕元膺言承璀可斩。李绛奏称:“陛下不责承璀,他日复有败军之将,何以处之?若或诛之,则同罪异罚,彼必不服;若或释之,则谁不保身而玩寇乎!愿陛下割不忍之恩,行不易之典,使将帅有所惩劝。”间二日,上罢承璀中尉,降为军器使。中外相贺。
注释:
- 岭南监军(职务):唐代对边疆地区的军事将领的称呼,负责该地区的军事事务。
- 飞语(词语):流言蜚语,指未经证实的消息或谣言。
- 谪(动词):古代一种刑罚,意为流放。
- 丁巳(日期):表示具体的某一天。
- 吏部侍郎(官职):古代官名,负责管理国家文书和官员任免。
- 劳绩(名词):功绩,成绩。
- 开元(皇帝年号):唐代的一个年号,指唐朝第七个皇帝李隆基在位的时间。
赏析:
- 本文是唐代政治家裴垍反对皇帝因宦官许遂振的谗言而贬黜忠良将领的事件。事件的背景是岭南节度使杨于陵因受宦官影响而被贬职,朝廷内外对此议论纷纷。裴垍作为宰相之一,力主公正处理此事,认为不应仅因宦官的谗言而轻易贬黜忠贞的官员,强调了正直和公正的重要性。
- 李藩在皇帝面前提出历史教训,提醒皇帝不应轻信谗言,而应保持清醒头脑,坚守正义。同时,他还指出了唐太宗服长生丹药后生病的例子,警示皇帝应谨慎对待仙术和方士的建议,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皇帝听从了宰相的意见,恢复了杨于陵的职位,并拒绝了方士的迷信做法。这一决策体现了皇帝的果断和明智,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个重视法治和道德治理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