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加河东节度使王锷同平章事。
李吉甫言于上曰:“淮西非如河北,四无党援,国家常宿数十万兵以备之,劳费不可支也。失今不取,后难图矣。”上将讨之,张弘靖请先为少阳辍朝、赠官,遣使吊赠,待其有不顺之迹,然后加兵,上从之,遣工部员外郎李君何吊祭。元济不迎敕使,发兵四出,屠舞阳,焚叶,掠鲁山、襄城,关东震骇,君何不得入而还。
冬,十月,丙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赵公李吉甫薨。
壬戌,以忠武节度副使李光颜为节度使。甲子,以严绶为申、光、蔡招抚使,督诸道兵招讨吴元济,乙丑,命内常侍知省事崔潭峻监其军。戊辰,以尚书左丞吕元膺为东都留守。
党项寇振武。
十二月,戊辰,以尚书右丞韦贯之同平章事。
◎元和十年乙未,公元八一五年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九·唐纪五十五
戊戌,加河东节度使王锷同平章事。
李吉甫向皇帝建议:“淮西并非像河北那样容易对付,四面环敌没有外援,国家经常需要数十万军队来防备,耗费和费用是难以承受的。如果现在不采取行动,将来就很难解决了。”皇帝准备征讨淮西,张弘靖请求先为少阳辍朝、赠官,派遣使者吊唁,等待他们出现叛逆的迹象后再进行军事行动,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派工部员外郎李君何吊唁。元济不迎接敕使,发兵四处出击,屠戮舞阳,焚烧叶县,掠夺鲁山、襄城,关东地区震惊,李君何无法进入而返回。
冬,十月,丙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赵公李吉甫去世。
壬戌,以忠武节度副使李光颜为节度使。甲子,以严绶为申、光、蔡招抚使,监督诸道兵马招讨吴元济。乙丑,命令内常侍崔潭峻监其军。戊辰,以尚书左丞吕元膺为东都留守。
党项侵犯振武。
十二月,戊辰,以尚书右丞韦贯之同平章事。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30卷、《目录》30卷,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编年史著作之一。
在《资治通鉴》中,宪宗皇帝在位期间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包括淮西叛乱以及党项对振武的侵略等。这些事件不仅关系到唐朝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也反映了当时中国边疆地区的紧张局势。
在《资治通鉴》中,李吉甫是一位重要的宰相角色。他多次提出对国家有益的建议,例如在讨论淮西问题时提出的“先为少阳辍朝、赠官”的建议,显示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心。同时,他在处理与元济的关系时表现出了智慧和策略,使得国家能够在困难中维持平衡。
赏析:
《资治通鉴》作为一部历史巨著,其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历史的机会。从淮西叛乱到党项对振武的侵扰,每一段事件都揭示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人民的生活状况。通过对这些事件的详细记载和分析,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维度性。此外,李吉甫等人在历史中的表现也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官员的智慧和勇气。
《资治通鉴》不仅是一部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我们了解历史、学习古代智慧的重要读物。对于每一个历史爱好者来说,它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