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种树郭橐驼传》曰:“橐驼之所种,无不生且茂者。或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凡木之性,其根欲舒,其土欲故,既植之,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全而性得矣。它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为政亦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之。旦幕吏来,聚民而令之,促其耕获,督其蚕织,吾小人辍饔飧以劳吏之不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凡病且怠,职此故也。”此其文之有理者也。
庚子,李光颜奏破淮西兵于临颍。
田弘正遣其子布将兵三千助严绶讨吴元济。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三十九 · 唐纪五十五
又作《种树郭橐驼传》曰:“橐驼之所种,无不生且茂者。或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凡木之性,其根欲舒,其土欲故,既植之,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全而性得矣。它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为政亦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之。旦幕吏来,聚民而令之,促其耕获,督其蚕织,吾小人辍饔飧以劳吏之不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凡病且怠,职此故也。”此其文之有理者也。
庚子,李光颜奏破淮西兵于临颍。
田弘正遣其子布将兵三千助严绶讨吴元济。
注释:
- 郭橐驼:古代传说中的人物。
- 橐驼之所种:郭橐驼所种植的树木。
- 其根欲舒:树木种植后应让其自然伸展。
- 其土欲故:土壤需要保持原有的状态。
- 无有动心:不要频繁移动和担忧。
- 去不复顾:离开时不要再回头看。
- 去不复顾:离开时不要再回头看。
- 甚者爪其肤:极端情况下会用爪子检查树皮是否干燥。
- 其性日以离矣:这种爱护反而伤害了树木的本性(即过度干预导致树木生长不良)。
- 吾小人辍饔飧以劳吏:作为小官(指作者),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还要忙碌以安抚官员。
-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又怎样能够丰富我的生活、安顿我的本性呢?
- 李光颜:唐朝将领,曾成功攻破淮西军队。
- 临颍:地名,位于今中国河南省境内。
- 田弘正:唐朝时期的将领,派他的儿子帮助严绶讨伐吴元济。
- 吴元济:唐朝晚期的地方割据军阀,此处指的是叛军首领。
- 临颍之战:李光颜在临颍地区对抗淮西军队的战斗。
赏析:
这段文字出自《资治通鉴》,讲述了一个关于树木种植的故事,通过郭橐驼与他人不同的做法,展现了他对树木生长的理解和态度。郭橐驼种植树木时,强调不要频繁移动和担忧,让树木自然伸展和生长。他的这种做法体现了一种尊重自然规律和生命本能的态度,认为过度干预反而会伤害树木的本性。这与作者对待政治事务的态度相似,即应该像对待植物一样,给予适当的空间和时间,而不是过分干预和操劳。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自然规律和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在处理政治事务时的谨慎和智慧。这个故事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同时也富有教育意义,提醒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应该采取更加平和和宽容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