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加邠宁节度使李光颜、武宁节度使李愬并同平章事。

冬,十月,王承宗薨,其下秘不发丧,子知感、知信皆在朝,诸将欲取帅于属内诸州。参谋崔燧以承宗祖母凉国夫人命,告谕诸将及亲兵,立承宗之弟观察支使承元。承元时年二十,将士拜之,承元不受,泣且拜,诸将固请不已。承元曰:“天子遣中使监军,有事当与之议。”及监军至,亦劝之。承元曰:“诸公未忘先德,不以承元年少,欲使之摄军务,承元请尽节天子以遵忠烈王之志,诸公肯从之乎!”众许诺。承元乃视事于都将听事,令左右不得谓己为留后,委事于参佐,密表请朝廷除帅。庚辰,监军奏承宗疾亟,弟承元权知留后,并以承元表闻。

党项复引吐蕃寇泾州,连营五十里。

辛已,遣起居舍人拍耆诣镇州宣慰。

这首诗是唐代的《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一》中的一段记录。下面是逐句的翻译以及注释:

戊午,加李光颜、李愬同平章事。(戊午日,朝廷加封李光颜和李愬为同平章事。)
冬,十月,王承宗去世,他的部下秘不发丧,儿子王知感、王知信都在朝中,将领们想要在所属各州的长官中选择新的节度使。参谋崔燧以王承宗祖母凉国夫人的名义,告诉并劝谕将领和亲兵,立王承宗的弟弟观察支使王承元为节度使。王承元当时年仅二十,将士们都拜见他,王承元不接受,只是哭泣着拜谢,将领们坚持要求他接受这个职位。王承元说:“天子派中使监军,有事当与他商议。”等到监军到达,也劝他接受。王承元说:“诸公没有忘记先父的恩德,不因为我是年轻就让我负责军务,我请求尽忠效力,遵从忠诚勇敢的祖先王之志向,各位肯听从吗?”众将许诺。王承元于是开始主持军务,命令左右不得说自己是留后,把事情委托给参佐处理,秘密上表请求朝廷任命自己为节度使。庚辰日,监军向朝廷上报了王承宗病重的消息,弟弟王承元代理留后,并将此事上奏朝廷。
党项又带领吐蕃军队进犯泾州,连续军营五十里。
辛已,派遣起居舍人拍耆到镇州宣慰。

赏析:
这是一篇关于唐朝时期政治斗争和军事指挥的记载。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朝廷对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有一定的限制和监督,同时也反映了节度使们在面对国家危机时所表现出的忠心和责任感。通过这段历史事件,我们也可以窥见唐朝时期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以及节度使们在维护地方稳定中所发挥的作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