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群臣入阁。谏议大夫郑覃、崔郾等五人进言:“陛下宴乐过多,畋游无度。今胡寇压境,忽有急奏,不知乘舆所在。又晨夕与近习倡优狎暱,赐与过厚。大金帛皆百姓膏血,非有功不可与。虽内藏有馀,愿陛下爱之,万一四方有事,不复使有司重敛百姓。”时久无阁中论事者,上始甚讶之,谓宰相曰:“此辈何人?”对曰:“谏官。”上乃使人慰劳之,曰:“当依卿言。”宰相皆贺,然实不能用也。覃,珣瑜之子也。上尝谓给事中丁公著曰:“闻外间人多宴乐,此乃时和人安,足用为慰。”公著对曰:“此非佳事,恐渐劳圣虑。”上曰:“何故?”对曰:“自天宝以来,公卿大夫竞为游宴,沉酣昼夜,优杂子女,不愧左右。如此不已,则百职皆废,陛下能无独忧劳乎!愿少加禁止,乃天下之福也。”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四十一 · 唐纪五十七
壬午,群臣入阁。谏议大夫郑覃、崔郾等五人进言:“陛下宴乐过多,畋游无度。今胡寇压境,忽有急奏,不知乘舆所在。又晨夕与近习倡优狎暱,赐与过厚。大金帛皆百姓膏血,非有功不可与。虽内藏有馀,愿陛下爱之,万一四方有事,不复使有司重敛百姓。”
【译文】:在壬午这一天,大臣们进入朝堂议事。谏议大夫郑覃、崔郾等五位大臣进言说:“陛下的宴乐活动太多,打猎和游玩没有节制。如今胡人入侵我国边境,突然收到紧急奏报,却不知道陛下在哪里。您还经常与亲信的艺人、歌舞者亲近,赏赐也过于丰厚。大量的金银都是老百姓的辛勤劳动所得,不是有功的人就不能给予。虽然内库中还有多余的财富,但我希望皇帝能够珍惜它,一旦国家有紧急情况,不能再让有关部门再征收百姓的赋税。”当时很久没有大臣在内堂议事了,皇帝开始很惊讶,问宰相说:“这些大臣是哪些人?”宰相回答说:“他们是谏官。”皇帝于是派使者安慰他们,说:“应该按照你们的说法去做。”宰相们都很高兴地祝贺,但实际上皇帝并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郑覃,是郑珣瑜的儿子。皇帝曾经对给事中丁公著说:“听说外面很多人沉迷于宴乐娱乐,这是时局安定、人民安乐的象征,足以作为慰劳。”丁公著回答说:“这不是好事,恐怕会逐渐让您忧虑国事。”皇帝问:“为什么这样说?”丁公著回答说:“自从天宝以来,公卿大夫们都竞相举办宴会、纵情享乐,整天昼夜沉醉其中,优伶杂技表演得非常热闹,不愧于左右大臣。像这样下去,所有的职务都荒废了,陛下能不独自忧愁吗!希望陛下稍微加以禁止,那就是天下人的福气啊。”
【赏析】:本文是唐代宗李豫时期的一篇记载,主要讲述了谏臣郑覃、崔郾等人向皇帝进言的内容和过程。从谏议大夫郑覃等人进言的内容来看,他们的主要观点是反对过度的宴乐和游猎,强调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宁。他们指出皇帝应该珍惜国库中的财富,不要让国家陷入财政危机。此外,他们还提醒皇帝要关注国家的大事,不要过分沉溺于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