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戊子朔,浙西观察使京兆窦易直奏大将王国清作乱,伏诛。初,易直闻汴州乱而惧,欲散金帛以赏军士,或曰:“赏之无名,恐益生疑。”乃止。而外已有知之者,故国清作乱,易直讨擒之,并杀其党二百馀人。

德州刺史王稷,承父锷馀赀,家富厚。横海节度使李景略利其财,丙申,密教军士杀稷,屠其家,纳其女为妾,以军乱闻。

朝廷之讨李也,遣司门郎中韦文恪宣慰魏博,史宪诚表请授旌节,又于黎阳筑马头,为渡河之势,见文恪,辞礼倨慢;及闻死,辞礼顿恭,曰:“宪诚,胡人,譬如狗,虽被捶击,终不离主耳。”

冬,十一月,庚午,皇太后幸华清宫。辛未,上自复道幸华清宫,遂畋于骊山,即日还宫。太后数日乃返。

丙子,集王缃薨。

庚辰,上与宦者击球于禁中,有宦者坠马,上惊,因得风疾,不能履地,自是人不闻上起居。宰相屡乞入见,不报。裴度三上疏请立太子,且请入见。十二月,辛卯,上见群臣于紫宸殿,御大绳床,悉去左右卫官,独宦者十馀人侍侧,人情稍安。李逢吉进言:“景王已长,请立为太子。”裴度请速下诏,副天下望。上无言。既而两省官亦继有请立太子者。癸巳,诏立景王湛为皇太子。上疾浸瘳。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二 唐纪五十八

九月,戊子朔,浙江西观察使京兆窦易直报告称,大将王国清叛乱,被朝廷诛杀。此前,窦易直听闻汴州之乱而心生忧虑,欲赏赐金帛以安抚军士,有人建议不赏以免生疑,故作罢。而外间已有知情者,故王国清作乱时,易直讨伐擒获并处死其党羽两百余人。

德州刺史王稷,承父王锷遗资巨富。横海节度使李景略觊觎其财,丙申日,密遣军士杀害王稷,屠其家族,纳其女为妾,以军乱上报。朝廷讨伐李景略时,派遣司门郎中韦文恪宣慰魏博,史宪诚表请授予李景略旌节,又在黎阳筑马头,为渡河之需。与韦文恪相见时,史宪诚傲慢无礼;闻李景略死后,态度大变,称“宪诚胡人,犹如犬类,虽遭打击,终不离主”。

冬十一月庚午日,皇太后幸游华清宫。辛未日,穆宗自复道幸华清宫,遂至骊山打猎,翌日返宫。皇太后数日后返宫。丙子日,集王缃薨。庚辰日,穆宗与宦官击球于禁中,有宦官坠马,穆宗惊慌,因而染疾不能行走。自此人们不知穆宗起居状况。宰相多次请入宫觐见,未得回应。裴度三次上疏请立太子,且请求入朝觐见。十二月辛卯日,穆宗在紫宸殿见群臣,御大绳床,悉去左右卫官,仅留十余宦者侍侧,人心稍安。李逢吉进言:“景王已长大,请立为太子。”裴度请速下诏,以副天下望。穆宗默不作答。既而两省官也相继有请立太子者。癸巳日,诏立景王湛为皇太子。穆宗病情渐愈。

赏析:
此段描绘了唐穆宗时期的几起重要政治事件和人物动态。从窦易直平定王国清叛乱,到李景略与王稷的冲突及李景略之死,再到集王缃之薨、穆宗的健康问题及朝臣之间的政治角力。每一事件都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状况。同时,通过描述宦官与文职官员间的互动及其对穆宗病情的影响,揭示了宫廷内部的复杂关系和权力斗争。整个故事展现了唐代中期的政治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波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