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丙辰,加昭义节度使刘悟同平章事。

李逢吉为相,内结知枢密王守澄,势倾朝野。惟翰林学士李绅每承顾问,常排抑之,拟状至内庭,绅多所臧否。逢吉患之,而上待遇方厚,不能远也。会御史中丞缺,逢吉荐绅清直,宜居风宪之地。上以中丞亦次对官,不疑而可之。会绅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韩愈争台参及它职事,文移往来,辞语不逊。逢吉奏二人不协,冬,十月,丙戌,以愈为兵部侍郎,绅为江西观察使。己丑,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杜元颖同平章事,充西川节度使。

辛卯,安南奏黄洞蛮为寇。

韩愈、李绅入谢,上各令自叙其事,乃深寤。壬辰,复以愈为吏部侍郎,绅为户部侍郎。
◎长庆四年甲辰,公元八二四年
春,正月,辛亥朔,上始御含元殿朝会。

初,柳泌等既诛,方士稍复,因左右以进,上饵其金石之药。有处士张皋者上疏,以为:“神虑淡则血气和,嗜欲胜则疾疹作。药以攻疾,无疾不可饵也。昔孙思邈有言:‘药势有所偏助,令人藏气不平,借使有疾用药,犹须重慎。’庶人尚尔,况于天子!先帝信方士妄言,饵药致疾,此陛下所详知也,岂得复循其覆辙乎!今朝野之人纷纭窃议,但畏忤旨,莫敢进言。臣生长蓬艾,麋鹿与游,无所邀求,但粗知忠义,欲裨万一耳!”上甚善其言,使求之,不获。

  1. 诗句释义:这是一首关于唐朝政治变动的诗,描述了李逢吉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向皇帝推荐翰林学士李绅担任御史中丞。但当李绅和韩愈因为一些职务问题发生争执时,皇帝却选择了信任李逢吉,让李绅离开朝廷回到地方任职。

  2. 译文:在九月的一个丙辰日子,昭义节度使刘悟被加官为同平章事。李逢吉担任宰相期间,他与宦官王守澄勾结,权势很大,甚至能够左右朝政。李绅虽然才华横溢,但因为经常反对他的建议而被排挤在外。御史中丞一职出现空缺后,李逢吉推荐李绅去担任,但皇帝并没有怀疑他,反而信任了他。然而,当李绅和韩愈因为一些职权问题发生冲突时,皇帝却选择信任李逢吉,让李绅离开朝廷回到地方任职。

  3.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政治的黑暗面,以及皇权对臣子的操控。通过李逢吉、王守澄、李绅、韩愈等人的命运变化,展现了唐代官场的残酷和复杂。同时,也揭示了皇帝对大臣的不信任和排斥,以及大臣之间的斗争和矛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