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辛酉,遣司门郎中于人文册回鹘曷萨特勒为爱登里啰汩没密于合毘伽昭礼可汗。

夏,四月,癸巳,群臣上尊号曰文武大圣广孝皇帝。赦天下。赦文但云:“左降官已经量移者,宜与量移,”不言未量移者。翰林学士韦处厚上言:“逢吉恐李绅量移,故有此处置。如此,则应近年流贬官,因李绅一人皆不得量移也。”上即追赦文改之。绅由是得移江州长史。

秋,七月,甲辰,盐铁使王播进羡馀绢百万匹。播领盐铁,诛求严急,正入不充而羡馀相继。

己未,诏王播造竞渡船二十艘,运材于京师造之,计用转运半年之费。谏议大夫张仲方等力谏,乃减其半。

谏官言京兆尹崔元略以诸父事内常侍崔潭峻。丁卯,元略迁户部侍郎。

昭义节度使刘悟方去郓州也,以郓兵二千自随为亲兵。八月,庚戌,悟暴疾薨,子将作监主簿从谏匿其丧,与大将刘武德及亲兵谋,以悟遗表求知留后。司马贾直言入责从谏曰:“尔父提十二州地归朝廷,其功非细,只以张汶之故,自谓不洁淋头,竟至羞死。尔孺子,何敢如此!父死不哭,何以为人!”从谏恐悚不能对,乃发丧。

翻译为现代汉语即为:三月,辛酉,唐穆宗派遣司门郎中于人文册封回鹘曷萨特勒为爱登里啰汩没密于合毘伽昭礼可汗。夏,四月,癸巳,群臣上尊号曰文武大圣广孝皇帝。赦天下。赦文但云:“左降官已经量移者,宜与量移,”不言未量移者。翰林学士韦处厚上言:“逢吉恐李绅量移,故有此处置。如此,则应近年流贬官,因李绅一人皆不得量移也。”上即追赦文改之。

诗句解读

  •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三·唐纪五十九” - 这句话表明了所引用的内容出自《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记录唐朝历史的重要史书。

译文

三月,辛酉,唐穆宗派遣司门郎中于人文册封回鹘曷萨特勒为爱登里啰汩没密于合毘伽昭礼可汗。

注释

  •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事件。
  • 「册封」指的是正式授予某人某种身份或地位,通常需要皇帝的亲自命令和文书确认。
  • 「爱登里啰汩没密于合毘伽昭礼可汗」是回鹘曷萨特勒被封的称号。

赏析

  • 这段历史记载了唐朝与周边民族之间的政治关系,尤其是与回鹘(今新疆地区)的关系。通过册封,展示了唐朝对外扩张和维护边疆稳定的决心。
  • 穆宗时期的这一行动,反映了唐朝在处理民族关系时的宽容与开放态度。
  • 通过具体的文献记载,我们能够了解到唐代社会的复杂性以及统治者如何通过外交手段来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

第二段内容解读

诗句

夏,四月,癸巳,群臣上尊号曰文武大圣广孝皇帝。赦天下。

译文

  • “群臣上尊号曰文武大圣广孝皇帝” 描述了当时朝廷中对皇帝的一种尊称,强调了皇帝的文化和武功,显示了皇帝被赋予的高度尊重和荣誉。

注释

  • 「文武大圣」是对皇帝才能和文化成就的赞誉。「广孝」可能意味着皇帝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或仁慈之心。这种尊号不仅体现了皇帝的权力和权威,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

第三段内容解读

诗句

译文

  • “赦天下。赦文但云:‘左降官已经量移者,宜与量移’,不言未量移者。翰林学士韦处厚上言:‘逢吉恐李绅量移,故有此处置。如此,则应近年流贬官,因李绅一人皆不得量移也。’上即追赦文改之。绅由是得移江州长史。”
  • “谏议大夫张仲方等力谏,乃减其半。”
  • “谏官言京兆尹崔元略以诸父事内常侍崔潭峻。丁卯,元略迁户部侍郎。”

注释

  • 赦天下 - 表示皇帝颁布了一项广泛的赦免令,旨在减轻或免除某些罪行或刑罚。
  • 翰林学士韦处厚上言 - 翰林学士是国家高级官员,负责起草诏令、参与国家决策等重要任务。此处提到的“上言”,意味着韦处厚向皇帝提出建议或意见。
  • 逢吉恐李绅量移 - 逢吉可能是当时的宰相或其他高官,他对李绅的官职变动有所担忧。这里的“量移”,是指官职的调动或调整。
  • 追赦文改之 - “追赦文”是指重新修订之前的赦免令,可能是因为之前的法律或命令存在缺陷或不公。
  • 谏官言 - 谏官是古代的一种官职,专门负责向皇帝进言规劝。这里提到的“谏官”,可能是指那些敢于直言进谏的人。
  • 崔元略迁户部侍郎 - 崔元略是一位京兆尹,后来晋升为户部侍郎。这表明他在朝中的职位得到了提升。

第四段内容解读

诗句

译文

  • 谏官说京兆尹崔元略因为尊敬他的外祖父而升任他为户部侍郎。
  • 昭义节度使刘悟方去郓州也 - 昭义节度使是唐朝地方的军事长官之一,负责管理某地的军事事务。这里的“方去郓州”可能意味着刘悟离开了原来的职位。
  • 以郓兵二千自随为亲兵 - “郓兵二千”可能指的是刘悟手下的一支军队。“为亲兵”则意味着这支军队成了他的私人部队。

注释

  • 刘悟方去郓州也 - “去”在这里可能意味着离开或调动。
  • 以郓兵二千自随为亲兵 - “郓兵二千”可能指的是刘悟手下的军队规模较大,而“自随”则暗示了这些士兵是他的私人护卫力量。这可能表明刘悟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军事影响力或权力基础。
  • 八月,庚戌,悟暴疾薨 - 这可能意味着刘悟在八月突然去世,这可能是由于健康问题或意外事故导致的。
  • 子将作监主簿从谏匿其丧 - 「将作监主簿」是一种官职,可能涉及到工程监督或管理方面的职责。“从谏匿其丧”则表明从谏隐瞒了刘悟的死讯,这可能是出于某种原因,如不想让人知道实情或为了某种政治目的。

赏析

  • 这段历史描绘了唐朝时期地方将领的政治生涯及其对个人命运的影响。通过对刘悟及其家庭的描写,反映了那个时代官场的复杂性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同时,这也揭示了个人的命运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形势、家族背景和个人行为等多种因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