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稹上表自陈:“亡父从谏为李训雪冤,言仇士良罪恶,由此为权幸所疾,谓臣父潜怀异志,臣所以不敢举族归朝。乞陛下稍垂宽察,活臣一方!”何弘敬亦为之奏雪,皆不报。李回至河朔,何弘敬、王元逵、张仲武皆具橐鞬郊迎,立于道左,不敢令人控马,让制使先行,自兵兴以来,未之有也。回明辩有胆气,三镇无不奉诏。
王元逵奏拔宣务栅,击尧山。刘稹遣兵救尧山,元逵击败之,诏切责李彦佐、刘沔、王茂元,使速进兵逼贼境,且称元逵之功以激厉之,加元逵同平章事。
八月,乙丑,昭义大将李丕来降。议者或谓贼故遣丕降,欲以疑误官军。李德裕言于上曰:“自用兵半年,未有降者,今安问诚之与诈?且须厚赏以劝将来,但不可置之要地耳。”
上从容言:“文宗好听外议,谏官言事多不著名,有如匿名书。”李德裕曰:“臣顷在中书,文宗犹不尔。此乃李训、郑注教文宗以术御下,遂成此风。人主但当推诚任人,有欺罔者,威以明刑,孰敢哉!”上善之。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七 · 唐纪六十三

刘稹上表自陈:“亡父从谏为李训雪冤,言仇士良罪恶,由此为权幸所疾,谓臣父潜怀异志,臣所以不敢举族归朝。乞陛下稍垂宽察,活臣一方!”何弘敬亦为之奏雪,皆不报。李回至河朔,何弘敬、王元逵、张仲武皆具橐鞬郊迎,立于道左,不敢令人控马,让制使先行,自兵兴以来,未之有也。回明辩有胆气,三镇无不奉诏。

译文:
刘稹向朝廷上表自称是他父亲刘从谏为李训申冤,指责仇士良的罪恶,因此被权贵们所憎恨,说他父亲暗藏异心,所以我不敢全家族归顺朝廷。希望陛下稍微宽容考察,拯救我一党人的生命!何弘敬也为此事上书请求昭雪,但都没有得到回应。李回到河朔之后,何弘敬、王元逵、张仲武都备好行装准备迎接他,在路上等候他的车驾,从兵荒马乱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情况。李回口才雄辩有胆量,三镇没有谁敢不听从他的话。

王元逵奏请夺取宣务栅,攻打尧山。刘稹派遣军队救援尧山,王元逵击败了敌军,朝廷下诏严厉斥责李彦佐、刘沔、王茂元,让他们尽快进军逼近贼寇的领地,并称王元逵的功绩以激励他们,加授王元逵为同平章事。
八月,乙丑,昭义大将李丕前来投降。有人质疑说这是敌人故意派李丕来投降,企图用这种计策迷惑官军。李德裕对皇帝进言说:“自从发动战争半年来,还没有投降的人,现在又何必去追问谁是真诚的还是欺骗呢?但是需要给予丰厚的奖赏来鼓励将来的人投降,只是不能把他安置在重要的位置。”
皇帝从容地说:“文宗喜欢听取外廷的意见,谏官们说话很多没有署名,就像匿名信一样。”李德裕回答说:“臣过去在中书省时,文宗并不如此。这是因为李训、郑注教导文宗使用各种方法驾驭下属,于是养成了这样风气。君主应当推心置腹任用人才,如果有欺诈行为,就以严刑震慑,谁还敢这样做呢?”皇上认为说得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