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怨太子太傅、东都留守牛僧孺、湖州刺史李宗闵,言于上曰:“刘从谏据上党十年,太和中入朝,僧孺、宗闵执政,不留之,加宰相纵去,以成今日之患,竭天下力乃能取之,皆二人之罪也。”德裕又使人于潞州求僧孺、宗闵与从谏交通书疏,无所得,乃令孔目官郑庆言从谏每得僧孺、宗闵书疏,皆自焚毁。诏追庆下御史台近问,中丞李回、知杂郑亚以为信然。河南少尹吕述与德裕书,言稹破报至,僧孺出声叹恨。德裕奏述书,上大怒,以僧孺为太子少保、分司,宗闵为漳州刺史。戊子,再贬僧孺汀州刺史,宗闵漳州长史。
上幸鄠校猎。
十一月,复贬牛僧儒循州长史,李宗闵长流封州。
十二月,以忠武节度使王宰为河东节度使,河中节度使石雄为河阳节度使。
上幸云阳校猎。
李德裕怨太子太傅、东都留守牛僧孺、湖州刺史李宗闵,言于上曰:“刘从谏据上党十年,太和中入朝,僧孺、宗闵执政,不留之,加宰相纵去,以成今日之患,竭天下力乃能取之,皆二人之罪也。”德裕又使人于潞州求僧孺、宗闵与从谏交通书疏,无所得,乃令孔目官郑庆言从谏每得僧孺、宗闵书疏,皆自焚毁。诏追庆下御史台近问,中丞李回、知杂郑亚以为信然。河南少尹吕述与德裕书,言稹破报至,僧孺出声叹恨。德裕奏述书,上大怒,以僧孺为太子少保、分司,宗闵为漳州刺史。
戊子,再贬僧孺汀州刺史,宗闵漳州长史。
十二月,以忠武节度使王宰为河东节度使,河中节度使石雄为河阳节度使。
上幸云阳校猎。
赏析:
李德裕通过描述牛僧孺和李宗闵之间的矛盾冲突及其结果,表达了他对政治斗争的无奈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他批评了两位官员的行为,并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这首诗反映了晚唐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不安,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