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李德裕执政,引白敏中为翰林学士。乃武宗崩,德裕失势,敏中乘上下之怒,竭力排之,使其党李咸讼德裕罪,德裕由是自东都留守以太子少保、分司。左谏议大夫张鹭等上言:“陛下以旱理系囚,虑有冤滞。今所原死罪,无冤可雪,恐凶险侥幸之徒常思水旱为灾,宜如马植所奏。”诏从之,皆论如法。以植为刑部侍郎,充盐铁转运使。植素以文学政事有名于时,李德裕不之重。及白敏中秉政,凡德裕所薄者,皆不次用之。以卢商为武昌节度使,以刑部尚书、判度支崔元式为门下侍郎,翰林学士、户部侍郎韦琮为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
闰三月,敕:“应会昌五年所废寺,有僧能营葺者,听自居之,有司毋得禁止。”是时君、相务反会昌之政,故僧、尼之弊皆复其旧。
己酉,积庆太后萧氏崩。

资治通鉴·卷二四八 唐纪六十四

公元844年,武宗会昌年间的末年,政治动荡不安。当时,李德裕执掌朝政,而白敏中则因时局变化而崭露头角。随着武宗驾崩,李德裕失去了皇帝的支持,白敏中乘机排挤他。左谏议大夫张鹭等人上书皇帝,建议对武宗时期的囚犯进行赦免,以缓和社会紧张局势。皇帝对此表示同意,并任命白敏中为刑部侍郎,充任盐铁转运使。然而,白敏中的野心并不只限于此,他积极拉拢李德裕的支持者,试图削弱他们的力量。同时,他还利用自己的权力,将卢商提拔为武昌节度使,崔元式任命为门下侍郎,韦琮任命为中书侍郎,共同担任宰相。

闰三月,皇帝敕令宣布:“所有被废除的会昌五年的寺庙,如有僧人能够重新修缮,可以自行居住,但官府不得禁止。”这一政策体现了当时君臣努力恢复会昌时期政策的决心。在这段时间里,朝廷内外都在努力改变之前的弊病。

己酉日,积庆太后萧氏去世。这位太后在位期间,曾试图恢复会昌年间的政策,因此许多弊端得以恢复原状。她的去世对于朝廷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

总结上述事件,可以看出唐代末年的政治斗争激烈且复杂。李德裕虽然一度失势,但白敏中最终未能完全取代他的势力。与此同时,白敏中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操作,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这些历史事件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当时社会政治背景的机会,也揭示了个人权力与国家利益之间微妙的关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