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吐蕃寇邠宁,节度使薛弘宗拒却之。
夏,四月,辛巳,贬前西川节度使李福为蕲王傅。
五月,葬孝明皇后于景陵之侧,主祔别庙。
六月,魏博节度使何弘敬薨,军中立其子左司马全皞为留后。
以王景崇为成德留后。
南诏酋龙遣善阐节度使杨缉思助安南节度使段酋迁守交趾,以范昵些为安南都统,赵诺眉为扶邪都统。监陈敕使韦仲宰将七千人至峰州,高骈得以益其军,进击南诏,屡破之。捷奏至海门,李维周皆匿之,数月无声问。上怪之,以问维周,维周奏骈驻军峰州,玩寇不进。上怒,以右武卫将军王晏权代骈镇安南,召骈诣阙,欲重贬之。晏权,智兴之从子也。是月,骈大破南诏蛮于交趾,杀获甚众,遂围交趾城。
秋,七月,以何全皞为魏博留后。
冬,十月,甲申,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杨收为宣歙观察使。收性侈靡,门吏僮奴多倚为奸利。杨玄价兄弟受方镇之赂,屡有请托,收不能尽从。玄价怒,以为叛己,故出之。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唐纪六十六:

译文:

闰月,吐蕃侵犯邠宁,节度使薛弘宗将其击退。 夏四月,前西川节度使李福被贬为蕲王傅。 五月,孝明皇后安葬于景陵之侧,主祔别庙。 六月,魏博节度使何弘敬去世,其子左司马全皞继任为留后。 以王景崇为成德留后。南诏酋龙派遣善阐节度使杨缉思援助段酋迁守卫交趾,并任命范昵些为安南都统,赵诺眉为扶邪都统。监陈敕使韦仲宰率七千人至峰州,高骈得以增补其军队,进攻南诏,屡战屡胜。捷报抵达海门,李维周隐藏不报。几个月后,皇上询问原因,李维周上奏说高骈驻军峰州,不进逼敌。皇上大怒,用右武卫将军王晏权代替高骈镇守安南,召其赴朝,欲再贬其职。王晏权是王智兴的侄子。同月,高骈在交趾大破南诏蛮军,杀获甚多,遂围交趾城。

赏析:

此诗描绘了懿宗咸通元年(公元860年)的一段历史事件,涉及吐蕃、南诏、安南等地的战事与人事变动。诗中通过描述具体的军事行动和政治决策,展现了当时唐朝边疆的紧张局势和中央政权的内部斗争。

诗中提到的“吐蕃寇邠宁,节度使薛弘宗拒却之”显示了唐朝在边疆防御上的坚定态度。薛弘宗的抵抗成功体现了唐朝将领的英勇和智慧。

“南诏酋龙遣善阐节度使杨缉思助段酋迁守交趾”,反映了南诏对唐朝边境的挑衅及其军事策略。而“夏,四月,辛巳,贬前西川节度使李福为蕲王傅”则揭示了唐朝对失责官员的处罚。这一举措可能是出于维护朝廷权威和纪律的需要。

“监陈敕使韦仲宰将七千人至峰州,高骈得以益其军,进击南诏,屡破之”展现了高骈在军事上的成就和影响力。同时,诗中还透露出朝廷内部的复杂关系和权力斗争,如“李维周皆匿之,数月无声问”,以及“王景崇为成德留后”等事件。这些都反映了唐末政治的动荡不安和宦官势力的崛起。

这首诗不仅记录了当时的军事征战和政治变动,同时也反映了唐朝晚期社会的复杂性和多面性。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叙述,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国家状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