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辛云京之孙谠,寓居广陵,喜任侠,年五十不仕。与杜慆有旧,闻庞勋作乱,诣泗州,劝慆挈家避之。慆曰:“安平享其禄位,危难弃其城池,吾不为也。且人各有家,谁不爱之?我独求生,何以安众!誓与将士共死此城耳!”谠曰:“公能如是,仆与公同死!”乃还广陵,与其家诀,壬辰,复如泗州。时民避乱,扶老携幼,塞涂而来,见谠,皆止之曰:“人皆南走,子独北行,取死何为!”谠不应。至泗州,贼已至城下,谠急棹小舟得入,慆即署团练判官。城中危惧,都押牙李雅有勇略,为慆设守备,帅众鼓噪,四出击贼,贼退屯徐城,众心稍安。
庞勋募人为兵,人利于剽掠,争赴之,至父遣其子,妻勉其夫,皆断锄首而锐之,执以应募。邻道闻勋据徐州,各遣兵戍守要害,而官军尚少,贼众日滋,官军数不利。贼遂破鱼台等近十县。宋州东有磨山,民逃匿其上,勋遣其将张玄稔围之。会旱,山泉竭,数万口皆渴死。或说勋曰:“留后止欲求节钺,当恭顺尽礼以事天子,外戢士卒,内抚百姓,庶几可得。”勋虽不能用,然国忌犹行香,飨士卒必先西向拜谢。癸卯,勋闻敕使入境,以为必赐旌节,众皆贺。明日,敕使至,但责崔彦曾及监军张道谨,贬其官。勋大失望,遂囚敕使,不听归。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一 · 唐纪六十七

初,辛云京之孙谠,寓居广陵,喜任侠。年五十不仕,与杜慆有旧,闻庞勋作乱,诣泗州,劝慆挈家避之。慆曰:“安平享其禄位,危难弃其城池,吾不为也。且人各有家,谁不爱之?我独求生,何以安众!誓与将士共死此城耳!”谠曰:“公能如是,仆与公同死!”乃还广陵,与其家诀,壬辰,复如泗州。时民避乱,扶老携幼,塞涂而来,见谠,皆止之曰:“人皆南走,子独北行,取死何为!”谠不应。至泗州,贼已至城下,谠急棹小舟得入,慆即署团练判官。城中危惧,都押牙李雅有勇略,为慆设守备,帅众鼓噪,四出击贼,贼退屯徐城,众心稍安。

庞勋募人为兵,人利于剽掠,争赴之;至父遣其子、妻勉其夫,皆断锄首而锐之,执以应募。邻道闻勋据徐州,各遣兵戍守要害,官军尚少,贼众日滋,官军数不利。贼遂破鱼台等近十县。宋州东有磨山,民逃匿其上,勋遣其将张玄稔围之。会旱,山泉竭,数万口皆渴死。或说勋曰:“留后止欲求节钺,当恭顺尽礼以事天子,外戢士卒,内抚百姓,庶几可得。”勋虽不能用,然国忌犹行香,飨士卒必先西向拜谢。癸卯,勋闻敕使入境,以为必赐旌节,众皆贺。明日,敕使至,但责崔彦曾及监军张道谨,贬其官。勋大失望,遂囚敕使,不听归。

赏析: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唐代从公元627年(高祖武德九年)到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的一段历史。《唐纪六十七》主要记载了唐懿宗时期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行为。本篇通过详细记录庞勋领导的叛乱以及唐朝廷对此的应对情况,展现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以及对忠诚与背叛的不同态度。

在文中,辛云京之孙谠是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他因对庞勋叛乱的担忧而选择离开家乡,独自面对危险局势。他的勇敢和坚定不仅体现在他对家人的承诺中,更体现在他对国家和士兵的责任感上。此外,文中提到李雅有勇略,为慆设守备,显示了他在危急时刻的英勇与决断。这些人物的行为和决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价值观。

庞勋的起义虽然引起了混乱,但也促使了部分官员采取了积极措施来维护秩序。《唐纪六十七》中描述的“诏使”和“敕使”的行动,体现了朝廷试图平息叛乱并恢复秩序的决心。然而,这种干预并未完全成功,最终导致更多的损失。

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回顾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状况。同时,这段历史也启示我们在面对复杂局势时,需要坚持原则和信念,以及采取正确的行动来解决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