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庚寅,日南至,群臣上尊号曰圣神聪睿仁哲孝皇帝。改元。
魏博节度使韩允中薨,军中立其子节度副使简为留后。
南诏寇西川,作浮梁,济大渡河。防河都知兵马使、黎州刺史黄景复俟其半济,击之,蛮败走,断其浮梁。蛮以中军多张旗帜当其前,而分兵潜出上、下流各二十里,夜,作浮梁,诘朝,俱济,袭破诸城栅,夹攻景复。力战三日,景复阳败走,蛮尽锐追之。景复设三伏以待之,蛮过三分之二,乃发伏击之,蛮兵大败,杀二千馀人,追至大渡河南而还。复修完城栅而守之。蛮归,至之罗谷,遇国中发兵继至,新旧相合,钲鼓声闻数十里。复寇大渡河,与唐夹水而军,诈云求和,又自上下流潜济,与景复战连日。西川援军不至,而蛮众日益,景复不能支,军遂溃。

诗句:

  1. 群臣上尊号曰圣神聪睿仁哲孝皇帝。
  2. 改元,表明新的开始。

译文:
在唐朝懿宗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正月初一,大臣们上奏称皇帝为“圣神聪睿仁哲孝皇帝”,并更改年号,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始和新的治理理念的推行。

关键词句注释:

  • 圣神:形容皇帝智慧和德行超凡,具有神圣的品质。
  • 聪睿:聪明睿智,能够洞察事物本质。
  • 仁哲:具有仁爱之心和智慧,能明智地处理事务。
  • 孝皇帝:表示对先王和祖先的尊敬,体现了孝顺的治国理念。

赏析:
这段诗描述了唐朝懿宗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群臣给皇帝上尊号,并宣布改元的情景,展现了唐朝朝廷的权威和政治变革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皇帝的敬仰和尊崇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