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德留后王镕、魏博留后乐行达、天平留后硃瑄为本道节度使。
司徒、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郑畋,虽当播越,犹谨法度。田令孜为判官吴圆求郎官,畋不许;陈敬瑄欲立于宰相之上,畋以故事,使相品秩虽高,皆居真相之下,固争之;二人乃令凤翔节度使李昌言上言:“军情猜忌,不可令畋扈从过此。”畋亦累表辞位,乃罢为太子太保,又以其子兵部侍郎凝绩为彭州刺史,使之就养。以兵部尚书判度支裴澈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八月,甲辰,李克用至晋阳,诏以前振武节度使李国昌为代北节度使,镇代州。
升湖南为钦化军,以观察使闵勖为节度使。
九月,如陈敬瑄兼中书令,进爵颍川郡王。
感化节度使时溥营于溵水;加溥东面兵马都统。
以荆南留后陈儒为节度使。
昭义节度使孟方立,以潞州地险人劲,屡篡主帅,欲渐弱之,及迁治所于邢州,大将家及富室皆徙山东,潞人不悦。监军祁审诲因人心不安,使武乡镇使安居受潜以蜡丸乞师于李克用,请复军府于潞州。冬,十月,克用遣其将贺公雅等赴之,为方立所败;又遣李克用击之,辛亥,取潞州,杀其刺史李殷锐。是后克用每岁出兵争山东,三州之人半为俘馘,野无稼穑矣。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五·唐纪七十一
诗句及译文:
以成德留后王镕、魏博留后乐行达、天平留后硃瑄为本道节度使。
司徒、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郑畋,虽当播越,犹谨法度。田令孜为判官吴圆求郎官,畋不许;陈敬瑄欲立于宰相之上,畋以故事,使相品秩虽高,皆居真相之下,固争之;二人乃令凤翔节度使李昌言上言:“军情猜忌,不可令畋扈从过此。”畋亦累表辞位,乃罢为太子太保,又以其子兵部侍郎凝绩为彭州刺史,使之就养。以兵部尚书判度支裴澈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注释:
- “以成德留后王镕、魏博留后乐行达、天平留后硃瑄为本道节度使”:这句话描述了唐朝在特定时期内,为了稳定局势而采取的一种军事措施。通过任命当地的节度使为本道节度使,可以有效地控制和调动这些地区的军事力量。
- “司徒、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郑畋,虽当播越,犹谨法度”:这里提到了郑畋,他虽然被迫流亡,但仍坚持遵守法律和制度。这体现了郑畋的忠诚和坚持原则的品质。
- “田令孜为判官吴圆求郎官,畋不许;陈敬瑄欲立于宰相之上,畋以故事,使相品秩虽高,皆居真相之下,固争之;二人乃令凤翔节度使李昌言上言”:这句话描述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和人物之间的角力。田令孜试图通过请求官职来提升自己的位置,但被郑畋拒绝了。陈敬瑄想要超越宰相的地位,但郑畋坚持按照惯例处理,使得所有高品级的官员都在宰相之下。最终,李昌言上奏皇帝,建议不要让郑畋随驾前往。
- “畋亦累表辞位,乃罢为太子太保,又以其子兵部侍郎凝绩为彭州刺史,使之就养”:这里描述了郑畋多次上表请求辞去职务,最后被罢免为太子太保,并让他的儿子兵部侍郎郑凝绩担任彭州刺史,回家休养。
- “以兵部尚书判度支裴澈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这句话说明了裴澈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和同平章事。这一职位在唐朝是一种重要的官职,负责管理和协调国家的各项事务。
赏析:
这段历史记录了唐朝时期的一次重要事件,即如何应对政局的动荡。通过任命不同的节度使来维护地方的稳定,反映了唐朝在处理地方与中央关系上的复杂性。同时,也展示了个人品质和坚守原则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