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四月,壬子,玫逼凤翔百官奉襄王煴权监军国事,承制封拜指挥,仍遣大臣入蜀迎驾,盟百官于石鼻驿。玫使萧遘为册文,遘辞以文思荒落;乃使兵部侍郎判户部郑昌图为之。乙卯,煴受册,玫自兼左、右神策十军使,帅百官奉煴还京师;以郑昌图同平章事、判度支、盐铁、户部,各置副使,三司之事一以委焉。河中百官崔安潜等上襄王笺,贺受册。
田令孜自知不为天下所容,乃荐枢密使使杨复恭为左神策中尉、观军容使,自除西川监军使,往依陈敬瑄。复恭斥令孜之党,出王建为利州刺史,晋晖为集州刺史,张造为万州刺史,李师泰为忠州刺史。
五月,硃玫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萧遘为太子太保,自加侍中、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加裴澈判度支,郑昌图判户部;以淮南节度使高骈兼中书令,充江、淮盐铁、转运等使、诸道行营兵马都统;淮南右都押牙、和州刺史吕用之为岭南东道节度使;大行封拜以悦籓镇。遣吏部侍郎夏侯潭宣谕河北,户部侍郎杨陟宣谕江、淮,诸籓镇受其命者什六七,高骈仍奉笺劝进。
诗句: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六·唐纪七十二
译文:
夏季,四月,壬子日,朱玫胁迫凤翔百官尊奉襄王李煴为权监军国事,朱玫自行任命官员封官拜爵,并派遣大臣入蜀迎接皇上,在石鼻驿与大臣们盟誓。朱玫让萧遘撰写册文,但萧遘因文思荒落而推辞;于是命兵部侍郎判户部郑昌图为之。乙卯日,李煴接受册封,朱玫自任左、右神策十军使,率领百官奉李煴返回京城;任命郑昌图为同平章事、判度支、盐铁、户部,各自设置副使,所有三司事务都交给郑昌图处理。河中百官崔安潜等上表祝贺李煴接受册封。
注释:
- 夏:指农历的五月初。
- 四月:农历月份名,通常表示四月初到月底的时间。
- 壬子:干支历法中的天干地支之一,此处表示具体的日子。
- 逼:迫使或逼迫。
- 凤翔百官:指凤翔地区所有参与政务的官员和百姓。
- 奉襄王煴权监军国事:尊奉并代理监督国家大事。
- 承制:皇帝根据需要临时制定政策和法令。
- 封拜:授予官职和称号。
- 谟(shù):文言文中对人的敬称。
赏析:
此诗反映了唐朝中期的政治斗争和混乱局势。朱玫在宦官田令孜的支持下,企图篡位自立为帝,迫使朝廷臣子尊奉他为监军国事。这首诗描绘了这一历史事件的紧张气氛和混乱状态,展示了朝廷内外的矛盾和冲突。通过描述百官的奉迎、郑昌图的任命以及李煴的接受册封,诗歌展现了当时政治动荡和社会不安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