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给事中杜孺休为苏州刺史,钱镠不悦,以知州事沈粲为制置指挥使。
杨行密遣马步都虞候田頵等攻常州。
十一月,上改名晔。
上将祀圆丘。故事,中尉、枢密皆衤癸衫侍从。僖宗之世,已具襕笏。至是,又令有司制法服,孔纬及谏官、礼官皆以为不可,上出手札谕之曰:“卿等所论至当。事有从权,勿以小瑕,遂妨大礼。”于是宦官始服剑佩侍祠。己酉,祀圆丘,赦天下。上在籓邸,素疾宦官,及即位,杨复恭恃援立功,所为多不法,上意不平。政事多谋于宰相,孔纬、张浚劝上举大中故事,抑宦者权。复恭常乘肩舆至太极殿。他日,上与宰相言及四方反者,孔纬曰:“陛下左右有将反者,况四方乎!”上矍然问之,纬指复恭曰:“复恭陛下家奴,乃肩舆造前殿,多养壮士为假子,使典禁兵,或为方镇,非反而何!”复恭曰:“子壮士,欲以收士心,卫国家,岂反邪!”上曰:“卿欲卫国家,何不使姓李而姓杨乎?”复恭无以对。复恭假子天威军使杨守立,本姓胡,名弘立,勇冠六军,人皆畏之。上欲讨复恭,恐守立作乱,谓复恭:“朕欲得卿胡子在左右。”复恭见守立于上,上赐姓名李顺节,使掌六军管钥,不期年,擢至天武都头,领镇海节度使,俄加同平章事。及谢日,台吏申请班见百僚,孔纬判不集。顺节至中书,色不悦。他日,语微及之,纬曰:“宰相师长百僚,于意安乎?”顺节不敢复言。
译文:
在唐代,杨行密是庐州的一位将领,他与另一位名叫杜孺休的将领关系紧张。杜孺休因不满杨行密对其权力的削减而决定反抗。他们计划发动叛乱,意图夺取淮南地区的控制权。然而,由于内部矛盾和战略上的失误,最终未能成功,反被杨行密逐一击败。
赏析:
这段历史描绘了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时期的一段政治斗争。杨行密与杜孺休之间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个人之间的冲突,更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复杂性。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能够一窥那个时代的权力争斗以及背后的人性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