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武安节度使周岳为岭南西道节度使。
李克用大举击赫连鐸,败其兵于河上,进围云州。
杨行密遣其将刘威、硃延寿将兵三万击孙儒于黄池,威等大败。延寿,舒城人也。孙儒军于黄池,五月,大水,诸营皆没,乃还扬州,使其将康暀据和州,安景思据滁州。
丙午,立皇子祐为德王。
杨行密遣其将李神福攻和、滁,康暀降,安景思走。
秋,七月,李克用急攻云州,赫连鐸食尽,奔吐谷浑部,既而归于幽州。克用表大将石善友为大同防御使。
硃全忠遣使与杨行密约共攻孙儒。儒恃其兵强,欲先灭行密,后敌全忠,移牒籓镇,数行密、全忠之罪,且曰:“俟平宣、汴,当引兵入朝,除君侧之恶。”于是悉焚扬州庐舍,尽驱丁壮及妇女渡江,杀老弱以充食。行密将张训、李德诚潜入扬州,灭馀火,得谷数十万斛以赈饥民。泗州刺史张谏贷数万斛以给军,训以行密之命馈之,谏由是德行密。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八·唐纪七十四
资治通鉴,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其内容丰富,涵盖时间长达三百余年的历史。在《资治通鉴》的第二百五十八卷中,记录了唐昭宗时期的重大事件。
李克用大举击赫连铎,在黄河之滨取得了胜利。赫连铎的军队被击溃,李克用随后进逼云州。这一行动不仅展示了李克用的勇猛,也反映出唐朝末年边疆的动荡不安。同时,杨行密派遣刘威、朱延寿率军攻打孙儒,虽然刘威等将领在黄池之战中惨败,但最终康暀投降,安景思逃跑。这场战斗展现了战场上的激烈交锋和将领们的英勇,也反映了地方军阀之间为了争夺地盘而发生的冲突。
紧接着,杨行密派遣李神福进攻和滁,康暀投降,安景思逃跑。这一部分揭示了杨行密的军事策略以及地方军阀之间的权力斗争。
朱全忠派遣使者与杨行密约定共同攻击孙儒。尽管当时孙儒势力强大,但杨行密还是先发制人,成功消灭了孙儒。这一事件不仅凸显了杨行密的军事才能,也体现了他在面对强敌时的机智和果断。
立皇子祐为德王。这一事件标志着唐昭宗时期政权更迭的一种形式,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考。
通过这些事件的叙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朝末年的政治形势、军事动态以及各个势力之间的相互关系。《资治通鉴》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复杂而多彩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