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仆射致仕张浚在长水,见张全义于洛阳,劝之匡复,又与诸籓镇书劝之。
进士无棣李愚客游华州,上韩建书,略曰:“仆每读书,见君臣父子之际,有伤教害义者,恨不得肆之市朝。明公居近关重镇,君父幽辱月馀,坐视凶逆而忘勤王之举,仆所未谕也。仆窃计中朝辅弼,虽有志而无权;外镇诸侯,虽有权而无志。惟明公忠义,社稷是依。往年车辂播迁,号泣奉迎,累岁供馈,再复庙、朝,义感人心,至今歌咏。此时事势,尤异前日,明公地处要冲,位兼将相。自宫闱变故,已涉旬时,若不号令率先以图反正,迟疑未决,一朝山东侯伯唱义连衡,彭行而西,明公求欲自安,其可得乎!此必然之势也。不如驰檄四方,谕以逆顺,军声一振,则元凶破胆,旬浃之间,二竖之首传于天下,计无便于此者。”建虽不能用,厚待之,愚坚辞而去。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二 · 唐纪七十八
左仆射致仕张浚在长水,见张全义于洛阳,劝之匡复,又与诸籓镇书劝之。
进士无棣李愚客游华州,上韩建书,略曰:“仆每读书,见君臣父子之际,有伤教害义者,恨不得肆之市朝。明公居近关重镇,君父幽辱月馀,坐视凶逆而忘勤王之举,仆所未谕也。仆窃计中朝辅弼,虽有志而无权;外镇诸侯,虽有权而无志。惟明公忠义,社稷是依。往年车辂播迁,号泣奉迎,累岁供馈,再复庙、朝,义感人心,至今歌咏。此时事势,尤异前日,明公地处要冲,位兼将相。自宫闱变故,已涉旬时,若不号令率先以图反正,迟疑未决,一朝山东侯伯唱义连衡,彭行而西,明公求欲自安,其可得乎!此必然之势也。不如驰檄四方,谕以逆顺,军声一振,则元凶破胆,旬浃之间,二竖之首传于天下,计无便于此者。”
建虽不能用,厚待之,愚坚辞而去。
译文: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二 · 唐纪七十八
左仆射致仕张浚在长水,拜见张全义于洛阳,劝说他恢复唐朝。张浚又给各藩镇写信劝说他们。
进士无棣李愚游览华州,给韩建写信,大致说:“我每次读书,看到君臣、父子之间的关系,有伤害教化、危害道义的,我恨不得把这些人放在街市上斩首示众。您处在临近京都和边防的重镇,皇上、父亲被囚禁一个多月了,您却坐着不动心,眼睁睁地看着暴乱的元凶而不去营救,我真不明白您的用心。我私下想,朝廷中的辅臣大臣虽然有志向但却没有实权;地方上的藩镇诸侯虽然有权但却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有您忠诚、正义,是国家的根本。去年车驾迁移到华州时,您哭喊着去迎接,几年来供应粮草,重新修建宗庙、朝廷。您的行为感动了天下人,到今天还被人歌颂。现在形势不同以往,您处于战略要地,地位高而且掌握军政大权。自从皇宫发生变故以来已经过了十天,如果您能先发制人,首先采取行动推翻叛贼,犹豫不决,一旦山东各藩镇响应您,那么您自己求得安全的机会也就没有了。这是必然的趋势啊。不如立即向全国发布文书,说明是非、顺逆的道理,振奋军队士气,这样叛军就会胆怯不战自败,十几天的时间就能让叛乱首领的脑袋传遍天下。这是最简便的办法。”
韩建虽然没有采纳李愚的意见,但仍然优厚接待他,李愚坚决推辞后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