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卯,以卢光启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机务。
戊辰,硃全忠至凤翔,军于城东。李茂贞登城谓曰:“天子避灾,非臣下无礼,谗人误公至此。”全忠报曰:“韩全诲劫迁天子,今来问罪,迎扈还宫。岐王苟不预谋,何烦陈谕!”上屡诏全忠还镇,全忠乃拜表奉辞。辛未,移兵北趣邠州。
甲戌,制:守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崔胤责授工部尚书,户部侍郎、同平章事裴枢罢守本官。
乙亥,硃全忠攻邠州。丁丑,静难节度使李继徽请降,复姓名杨崇本。全忠质其妻于河中,令崇本仍镇邠州。全忠之西入关也,韩全诲、李茂贞以诏命征兵河东,茂贞仍以书求援于李克用。克用遣李嗣昭将五千骑自沁州趣晋州,与汴兵战于平阳北,破之。乙亥,全忠发邠州。戊寅,次三原。十二月,癸未,崔胤至三原见全忠,趣之迎驾。乙丑,全忠遣硃友宁攻盩厔,不下。戊戌,全忠自往督战,盩厔降,屠之。全忠令崔胤帅百官及京城居民悉迁于华州。诏以裴贽充大明宫留守。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诗句“丁卯,以卢光启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机务”指的是在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二月二十四日发生的事件。而诗句“戊辰,硃全忠至凤翔,军于城东”则是指朱全忠在同年三月一日抵达凤翔,并开始在城东驻扎军队。

诗句释义:

  1. 丁卯,以卢光启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机务
    此句表明了唐昭宗任命卢光启为右谏议大夫和参与机要政务的官员。右谏议大夫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职,专门负责规劝皇帝,纠正皇帝的行为或决策。”参知机务”则意味着卢光启将参与国家重要事务的处理。

  2. 戊辰,硃全忠至凤翔,军于城东
    这句话描述了朱全忠的军队到达凤翔,并且开始在凤翔的东面驻扎。朱全忠是后来成为后梁太祖的唐朝末代皇帝朱温的别称,他在凤翔的军事行动显示了他当时的权力和对该地区的控制。

赏析:

卢光启和朱全忠的互动反映了唐朝末期宦官与武将之间的权力斗争和政治角力。通过这一事件,可以看到当时政治局势的紧张以及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朱全忠的行动不仅是军事上的,也体现了他试图通过武力统一唐朝的意愿。同时,这一事件也为后来的唐朝灭亡埋下了伏笔。

《资治通鉴》所记录的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展示了当时的政治格局,还揭示了权力斗争背后的复杂性。这一历史片段对于理解唐代后期的政治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