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敕内诸司惟留宣徽等九使外,馀皆停废,仍不以内夫人充使。以蒋玄晖为宣徽南院使兼枢密使,王殷为宣徽北院使兼皇城使,张廷范为金吾将军、充街使,以韦震为河南尹兼六军诸卫副使,又征武宁留后硃友恭为左龙武统军,保大节度使氏叔琮为右龙武统军,典宿卫,皆全忠之腹心也。癸丑,以张全义为天平节度使。乙卯,以全忠为护国、宣武,宣义、忠武四镇节度使
镇海、镇东节度使越王钱镠求封吴越王,朝廷不许。硃全忠为之言于执政,乃更封吴王。
更命魏博曰天雄军。癸亥,进天雄节度使长沙郡王罗绍威爵鄴王。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四 · 唐纪八十
戊申,敕内诸司惟留宣徽等九使外,馀皆停废,仍不以内夫人充使。以蒋玄晖为宣徽南院使兼枢密使,王殷为宣徽北院使兼皇城使,张廷范为金吾将军、充街使,以韦震为河南尹兼六军诸卫副使,又征武宁留后硃友恭为左龙武统军,保大节度使氏叔琮为右龙武统军,典宿卫,皆全忠之腹心也。癸丑,以张全义为天平节度使。乙卯,以全忠为护国、宣武,宣义、忠武四镇节度使。
更命魏博曰天雄军。癸亥,进天雄节度使长沙郡王罗绍威爵鄴王。
赏析:此段历史描绘了唐朝末年的政治变迁。从昭宗开始,朝廷试图整顿朝政、重振纲纪,但最终权力逐渐落入藩镇手中,导致国家分裂,民不聊生。这段历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地方割据严重的问题。
从“诏内诸司惟留宣徽等九使外,馀皆停废”可以看出,当时的皇帝在努力削减宦官势力,恢复中央集权。这一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宦官的势力,但也引起了其他官员的不满与反抗,从而使得朝廷内部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任命张全义为天平节度使和罗绍威为邺王,显示了朝廷对地方势力的重新调整。这些任命可能旨在加强对各地的控制力,防止地方势力的进一步膨胀。然而,这种做法也可能加剧了地方间的紧张关系。
从“皆全忠之腹心也”这句话可以看出,朱全忠已经成为了朝廷中的重要势力。他的野心和实力使得他成为了唐朝末年最大的威胁之一。这种权力格局的变化,预示着唐朝即将走向衰亡。
这段历史不仅反映了唐朝末年的战乱和政治腐败,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深刻问题。通过分析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人物关系以及政治变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朝末年的社会状况和历史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