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节度判官罗隐说吴王镠兴兵讨梁,曰:“纵无成功,犹可退保杭、越,自为东帝;奈何交臂事贼,为终古之羞乎!”镠始以隐为不遇于唐,必有怨心,及闻其言,虽不能用,心甚义之。
五月,丁丑朔,以御史大夫薛贻矩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加武顺军节度使赵王王镕宁太师,天雄节度使鄴王罗绍威守太傅,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兼侍中。
契丹遣其臣袍笏梅老来通好,帝遣太府少卿高颀报之。初,契丹有八部,部各有大人,相与约,推一人为王,建旗鼓以号令诸部,每三年则以次相代。咸通末,有习尔者为王,土宇始大。其后钦德为王,乘中原多故,时入盗边。及阿保机为王,尤雄勇,五姓奚及七姓室韦、达靼咸役属之。阿保机姓邪律氏,恃其强,不肯受代。久之,阿保机击黄头室韦还,七部劫之于境上,求如约。阿保机不得已,传旗鼓,且曰:“我为王九年,得汉人多,请帅种落居古汉城,与汉人守之,别自为一部。”七部许之。汉城者,故后魏滑盐县也。地宜五谷,有盐池之利。其后阿保机稍以兵击灭七部,复并为一国。又北侵室韦、女真,西取突阙故地,击奚,灭之,复立奚王而使契丹监其兵,东北诸夷皆畏服之。是岁,阿保机帅众三十万寇云州,晋王与之连和,面会东城,约为兄弟,延之帐中,纵酒,握手尽欢,约以今冬共击梁。或劝晋王:“因其来,可擒也,”王曰:“仇敌未灭而失信夷狄,自亡之道也。”阿保机留旬日乃去,晋王赠以金缯数万。阿保机留马三千匹,杂畜万计以酬之。阿保机既归而背盟,更附于梁,晋王由是而恨之。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六·后梁纪一:

朱全忠,名传于世之英烈,其人勇猛果决,深谙治国之道。他以仁义为先,以法治国,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国家安定繁荣。然而,朱全忠也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时刻警惕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行为和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当时的人们,也为后来的人们树立了榜样。

译文:

朱全忠,一名威震四方的英雄,以其过人的勇力和明智的治理方式著称。他对人民充满仁爱之心,严明法制,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安定繁荣。但他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始终以身作则,为国家的和谐发展不懈努力。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后世的楷模。

赏析:

本诗通过对朱全忠的描绘,展现了一位英雄人物的风采。他不仅具备过人的勇力,更有着明智的治理能力和仁爱之心。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时刻以身作则,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努力。这种精神深深影响着当时的人们,也成为后世的楷模。整首诗通过赞美朱全忠的英雄事迹和高尚品质,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