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岳州刺史许德勋将水军巡边。夜分,南风暴起,都指挥使王环乘风趣黄州,以绳梯登城,径趣州署,执吴刺史马鄴,大掠而还。德勋曰:“鄂州将邀我,宜备之。”环曰:“我军入黄州,鄂人不知,奄过其城,彼自救不暇,安敢邀我!”乃展旗鸣鼓而行,鄂人不敢逼。
五月,朔方节度使兼中书令颍川王韩逊卒,军中推其子洙为留后。癸丑,诏以洙为节度使。
吴柴再用等与刘崇景、许贞战于万胜冈,大破之,崇景、贞弃袁州遁去。
晋王既克幽州,乃谋入寇。秋,七月,会赵王镕及周德威于赵州,南寇邢州,李嗣昭引昭义兵会之。杨师厚引兵救邢州,军于漳水之东。晋军至张公桥,裨将曹进金来奔。晋军退,诸镇兵皆引归。八月,晋王还晋阳。
蜀武泰节度使王宗训镇黔州,贪暴不法,擅还成都。庚辰,见蜀主,多所邀求,言辞狂悖。蜀主怒,命卫士殴杀之。戊子,以内枢密使潘峭为武泰节度使、同平章事,翰林学士承旨毛文锡为礼部尚书,判枢密院。峡上有堰,或劝蜀主乘夏秋江涨,决之以灌江陵。毛文锡谏曰:“高季昌不服,其民何罪!陛下方以德怀天下,忍以邻国之民为鱼鳖食乎!”蜀主乃止。
诗句: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九·后梁纪四
楚岳州刺史许德勋将水军巡边。夜分,南风暴起,都指挥使王环乘风趣黄州,以绳梯登城,径趣州署,执吴刺史马邺,大掠而还。
译文:
唐朝末年,楚国的岳州刺史许德勋率领水军在楚吴边境上巡逻。到了半夜时,突然刮起了南风,楚国的都指挥使王环抓住时机乘风直捣吴国的黄州,用绳梯登上了城墙,然后直奔州署,俘虏了吴国的刺史马邺,并大肆掠夺财物后返回。
注释:
- 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记录中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涵盖了从战国时期到五代时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 楚岳州:指的是位于今湖南境内的古代楚地,是当时楚国的一个州。
- 许德勋:许德勋是唐朝末年的将领,他在楚州(今安徽寿县)担任刺史。他的事迹在《资治通鉴》中有所记载。
- 水军巡边:水军指的是使用船只组成的军队,巡边则是巡视边境的意思。这里指许德勋率领楚州的水军在边境巡逻。
- 夜分:晚上的时间,通常指的是夜晚时分。
- 南风:指南方的风向,通常是指夏季东南季风。
- 都指挥使:古代一种官职的名称,负责军事指挥。
- 王环:王环是唐代的一位将领,曾任楚岳州的都指挥使。
- 趣黄州:趣是动词,意为快速前进或前往某处。黄州是当时的一个州名。
- 绳梯:一种用于攀爬的工具,通常由绳子和木棍构成,用于登高作业。
- 州署:州府的大堂或办公场所,通常用于处理政务。
- 吴刺史:指吴国的刺史,即地方行政长官。
- 鄂州:指的是今天的湖北地区,当时属于吴国的一部分。
- 邀我:邀请我方行动或参与。
- 宜备之:应该做好准备。
- 大掠而还:大肆掠夺财物后返回。
- 鄂州将邀我:鄂州准备攻击我们。
- 宜备之:应该做好准备。
- 我军入黄州:我们的部队已经进入黄州。
- 彼自救不暇:对方已经无法自救。
- 安敢邀我:怎么会有勇气来攻击我们呢?
- 遂展旗鸣鼓而行:于是展开旗帜、吹响战鼓继续前进。
- 鄂人不知:鄂州的人不知道。
- 奄过其城:快速通过对方的城市。
- 彼自救不暇:对方已经无法自救。
- 安敢邀我:怎敢来攻击我们?
- 乃展旗鸣鼓而行:于是展开旗帜、吹响战鼓继续前进。
- 鄂人不知:鄂州的人不知情。
- 奄过其城:迅速穿过他们的城池。
- 彼自救不暇:他们自身已经没有能力去救援自己了。
- 安敢邀我:又怎么敢来进攻我们呢?
- 遂展旗鸣鼓而行:于是展开旗帜、吹响战鼓继续前进。
- 鄂人不敢逼:鄂州人也不敢逼迫我们。
赏析:
这首诗出自《资治通鉴》,描绘了楚岳州刺史许德勋和都指挥使王环联合作战的场景。许德勋率领楚州水军在边境巡逻,夜间突遭南风,王环乘势攻陷吴国的黄州,并俘虏了吴州刺史马邺。然而,蜀主并未因此而发怒,反而选择了忍让,最终避免了两国间的冲突。诗中展现了当时边疆的军事动态,以及将领们在战场上的果敢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