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静难节度使李继徽为其子彦鲁所毒而死,彦鲁自为留后。
均王上贞明元年(乙亥,公元九一五年)
春,正月,己亥,蜀主御得贤门受蛮俘,大赦。初,黎、雅蛮酋刘昌嗣、郝玄鉴、杨师泰,虽内属于唐,受爵赏,号金堡三王,而潜通南诏,为之诇导。镇蜀者多文臣,虽知其情,不敢诘。于是,蜀主数以漏泄军谋,斩于成都市,毁金堡。自是南诏不复敢犯边。
二月,牛存节等拔彭城,王殷举族自焚。
三月,丁卯,以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赵光逢为太子太保,致仕。
天雄节度使兼中书令鄴王杨师厚卒。师厚晚年矜功恃众,擅割财赋,选军中骁勇,置银枪效节都数千人,给赐优厚,欲以复故时牙兵之盛。帝虽外加尊礼,内实忌之,及卒,私于宫中受贺。租庸使赵岩、判官邵赞言于帝曰:“魏博为唐腹心之蠹,二百馀年不能除去者,以其地广兵强之故也。罗绍威、杨师厚据之,朝廷皆不能制。陛下不乘此时为之计,所谓‘弹疽不严,必将复聚,’安知来者不为师厚乎!宜分六州为两镇以弱其权。”帝以为然,以平卢节度使贺德伦为天雄节度使;置昭德军于相州,割澶、卫二州隶焉,以宣徽使张筠为昭德节度使,仍分魏州将士府库之半于相州。筠,海州人也。二人既赴镇,朝廷恐魏人不服,遣开封尹刘鄩将兵六万自白马济河,以讨镇、定为名,实张形势以胁之。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九·后梁纪四
岐静难节度使李继徽为其子彦鲁所毒而死,彦鲁自为留后。均王上贞明元年(乙亥,公元九一五年)春,正月己亥,蜀主御得贤门受蛮俘,大赦。初,黎、雅蛮酋刘昌嗣、郝玄鉴、杨师泰,虽内属于唐,受爵赏,号金堡三王,而潜通南诏,为之诇导。镇蜀者多文臣,虽知其情,不敢诘。于是,蜀主数以漏泄军谋,斩于成都市,毁金堡。自是南诏不复敢犯边。
二月,牛存节等拔彭城,王殷举族自焚。
三月丁卯,以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赵光逢为太子太保致仕。天雄节度使兼中书令邺王杨师厚卒。师厚晚年矜功恃众,擅割财赋,选军中骁勇,置银枪效节都数千人,给赐优厚,欲以复故时牙兵之盛。帝虽外加尊礼,内实忌之,及卒,私于宫中受贺。租庸使赵岩、判官邵赞言于帝曰:“魏博为唐腹心之蠹,二百馀年不能除去者,以其地广兵强之故也。罗绍威、杨师厚据之,朝廷皆不能制。陛下不乘此时为之计,所谓‘弹疽不严,必将复聚’,安知来者不为师厚乎!宜分六州为两镇以弱其权。”帝以为然,以平卢节度使贺德伦为天雄节度使;置昭德军于相州,割澶、卫二州隶焉,以宣徽使张筠为昭德节度使,仍分魏州将士府库之半于相州。筠,海州人也。二人既赴镇,朝廷恐魏人不服,遣开封尹刘鄩将兵六万自白马济河,以讨镇、定为名,实张形势以胁之。
译文:
在后梁的末年,岐静难节度使李继徽被其子彦鲁毒死,彦鲁自立为留后。均王上贞明元年(乙亥,公元九一五年)春天,蜀国皇帝接受得贤门俘虏并释放他们,宣布大赦。最初,黎、雅地区的蛮族酋长刘昌嗣、郝玄鉴和杨师泰虽然向唐朝内服,接受封赏,号称金堡三王,却暗中与南诏勾结,为他们提供情报和引导。治理蜀国的多数是文官,知道他们的阴谋却不敢追问。从此之后,蜀主屡次因为泄露军事计划而被处以极刑,并在成都市销毁了金堡。从那以后,南诏再也不敢侵犯边境。
二月,牛存节等人攻克彭城,王殷全家自杀。
丁卯日,皇帝任命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赵光逢为太子太保,让他退休。天雄节度使兼中书令邺王杨师厚去世。杨师厚晚年自恃功劳和势力,擅自分割赋税,挑选军中勇猛之士,设置银枪效节团数千人,给予丰厚的赏赐,想要恢复以前时军队的强大实力。皇帝虽然对外对他加授尊荣,内心其实嫉妒他。等到去世,他在宫中接受祝贺。租庸使赵岩和判官邵赞对皇帝进言说:“魏博是唐的心腹之患,两百多年没能除掉的原因是因为土地广阔兵力强大。罗绍威、杨师厚占据着它,朝廷都不能控制。陛下如果不趁着此时谋划一下对策,正如俗话说的‘小病不及时医治可能会变成大病’,又怎么保证未来不会再聚集起来呢?怎么能知道将来不会成为师厚的呢?应该把六个州分成两个镇来削弱他的势力。”皇帝认为他说得很对,任命平卢节度使贺德伦为天雄节度使;在相州设立昭德军,并将澶州和卫州划归它管理;任命宣徽使张筠为昭德节度使;同时将魏州将士府库的一半转移到相州。张筠,是海州人。这两个人到任后,朝廷害怕魏人不服,派遣开封尹刘鄩率兵六万人从白马渡过黄河,名义上是以讨伐镇州、定州的名义出发,实际上是用形势逼迫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