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徽假子保衡杀李彦鲁,自称静难留后,举邠、宁二州来附。诏以保衡为感化节度使,以河阳留后霍彦威为静难节度使。
吴徐温以其子牙内都指挥使知训为淮南行军副使、内外马步诸军副使。
晋王得贺德伦书,命马步副总管李存审自赵州引兵进据临清。五月,存审至临清,刘鄩屯洹水。贺德伦复遣使告急于晋,晋王引大军自黄泽岭东下,与存审会于临清,犹疑魏人之诈,按兵不进。德伦遣判官司空颋犒军,密言于晋王曰:“除乱当除根。”因言张彦凶狡之状,劝晋王先除之,则无虞矣。王默然。颋,贝州人也。晋王进屯永济,张彦选银枪效节五百人,皆执兵自卫,诣永济谒见,王登驿楼语之曰:“汝陵胁主帅,残虐百姓,数日中迎马诉冤者百馀辈。我今举兵而来,以安百姓,非贪人土地。汝虽有功于我,不得不诛以谢魏人。”遂斩彦及其党七人,馀众股栗。王召谕之曰:“罪止八人,馀无所问。自今当竭力为吾爪牙。”众皆拜伏,呼万岁。明日,王缓带轻裘而进,令张彦之卒擐甲执兵,翼马而从,仍以为帐前银枪都。众心由是大服。

诗句:

  1.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九·后梁纪四 李继徽假子保衡杀李彦鲁,自称静难留后,举邠、宁二州来附。诏以保衡为感化节度使,以河阳留后霍彦威为静难节度使。
  2. 吴徐温以其子牙内都指挥使知训为淮南行军副使、内外马步诸军副使。
  3. 晋王得贺德伦书,命马步副总管李存审自赵州引兵进据临清。五月,存审至临清,刘鄩屯洹水。贺德伦复遣使告急于晋,晋王引大军自黄泽岭东下,与存审会于临清,犹疑魏人之诈,按兵不进。
  4. 德伦遣判官司空颋犒军,密言于晋王曰:“除乱当除根。”因言张彦凶狡之状,劝晋王先除之,则无虞矣。王默然。颋,贝州人也。晋王进屯永济,张彦选银枪效节五百人,皆执兵自卫,诣永济谒见,王登驿楼语之曰:“汝陵胁主帅,残虐百姓,数日中迎马诉冤者百馀辈。我今举兵而来,以安百姓,非贪人土地。汝虽有功于我,不得不诛以谢魏人。”遂斩彦及其党七人,馀众股栗。王召谕之曰:“罪止八人,馀无所问。自今当竭力为吾爪牙。”众皆拜伏,呼万岁。
  5. 明日,王缓带轻裘而进,令张彦之卒擐甲执兵,翼马而从,仍以为帐前银枪都。众心由是大服。

译文: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九·后梁纪四:李继徽的假子保衡杀了李彦鲁,自称为静难留后,并带领着邠、宁二州前来归附。朝廷下诏让保衡任感化节度使,让河阳留后霍彦威任静难节度使。
吴国徐温任命他的儿子牙内都指挥使徐知训为淮南行军副使、内外马步诸军副使。
晋王收到贺德伦的信,命令马步兵副总管李存审从赵州率军进到临清。五月,李存审到达临清,刘鄩驻扎在洹水。贺德伦又派遣使者向晋王报告急情。晋王率领大军从黄泽岭向东挺进,和李存审在临清会合,但怀疑魏人的诈谋,按兵不动。贺德伦派判官司空颋犒劳军队,秘密地对晋王说:“除去乱臣贼子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然后谈到张彦凶恶狡猾的情形,劝晋王先除掉他,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晋王默默地听着,司空颋原来是个贝州人。晋王进入永济,张彦选拔出五百名披着银枪效力的勇士,每个人都手持武器保护自己。他们来到永济拜见了晋王,晋王登上驿楼对他们说:“你们逼迫主帅,残害百姓,几天里迎接过向我申诉冤枉的人有一百多人。我现在率军前来,是为了安定百姓,并不是为了贪图土地。你们虽然对我有功,但我不能不对你们进行惩罚以示谢意。”于是把张彦和他的七个同伙斩首,其余的人恐惧不安,大腿发抖。晋王召他们进来安慰说:“罪行只限于八个人,其他人一概不论。从今以后你们必须全力为我效力。”众人都叩拜欢呼。第二天,晋王换上宽松的衣带和轻便的皮袍去前线,命令张彦的士兵身穿铠甲拿着兵器跟随在他的后面,并且任命他们为帐前的银枪都。众人因此非常佩服。

注释:

  1. 李继徽:唐朝末年的将领,曾任后梁的节度使。
  2. 保衡:李继徽的亲信之一,杀害了李彦鲁。
  3. 静难留后:指静难节度使,这里指的是张彦。
  4. 感化节度使:指感化节度使,这里指的是保衡。
  5. 贝州:今天河北省衡水市的一个县。
  6. 贺德伦:晋王手下的一位将领。
  7. 黄泽岭:今天的地名。
  8. 李存审:晋王手下的一位将领。
  9. 汴州:今天的地名。
  10. 汴水:今天的黄河支流。
  11. 澶渊之战:发生在宋朝和辽国的一场战争。
  12. 澶渊之盟:两国签订的和平条约。
  13. 契丹: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