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章尝谓人曰:“李亚子斗鸡小儿,何足畏!”至是,帝谓彦章曰:“尔常谓我小儿,今日服未?”又问:“尔名善将,何不守兗州?中都无壁垒,何以自固?”彦章对曰:“天命已去,无足言者。”帝惜彦章之材,欲用之,赐药傅其创,屡遣人诱谕之。彦章曰:“余本匹夫,蒙梁恩,位至上将,与皇帝交战十五年;今兵败力穷,死自其分,纵皇帝怜而生我,我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岂有朝为梁将,暮为唐臣!此我所不为也。”帝复遣李嗣源自往谕之,彦章卧谓嗣源曰:“汝非邈佶烈乎?”彦章素轻嗣源,故以小名呼之。于是诸将称贺,帝举酒属李嗣源曰:“今日之功,公与崇韬之力也。曏从绍宏辈语,大事去矣。”帝又谓诸将曰:“曏所患惟王彦章,今已就擒,是天意灭梁也。段凝犹在河上,进退之计,宜何向而可?”诸将以为;“传者虽云大梁无备,未知虚实。今东方诸镇兵皆在段凝麾下,所馀空城耳,以陛下天威临之,无不下者。若先广地,东傅于海,然后观衅而动,可以万全。”康延孝固请亟取大梁。李嗣源曰:“兵贵神速。今彦章就擒,段凝必未之知;就使有人走告,疑信之间尚须三日。设若知吾所向,即发救兵,直路则阻决河,须自白马南渡,数万之众,舟楫亦难猝办。此去大梁至近,前无山险,方陈横行,昼夜兼程,信宿可至。段凝未离河上,友贞已为吾擒矣。延孝之言是也,请陛下以大军徐进,臣愿以千骑前驱。”帝从之。令下,诸军皆踊跃愿行。

【译文】

李彦章曾经对人说:“李亚子斗鸡小儿,何足畏惧!”到此时,太祖问李彦章:“你常说我是小儿,如今服不服?”又问:“你名叫善于将帅之才,为什么不守兖州?中都无壁垒,用什么自固?”李彦章回答说:“天命已去,无需再言。”太祖爱惜李彦章之才,想任用他,便赐药给他治疗伤口,又多次派人引诱劝谕他。李彦章说:“我本一介布衣,蒙梁王恩遇,位至上将,与皇帝交战十五年;现在兵败力尽,死自其分,即使皇帝怜惜而生我,我又有何面目见天下之人呢!岂有朝为梁将,暮为唐臣!此我所不为也。”太祖又派李嗣源前去招降他,李彦章躺在床上对李嗣源说:“你不是邈佶烈吗?”因为李彦章平时轻慢李嗣源,所以称他的小名。于是诸将称贺,太祖举杯对李嗣源说:“今日之功,公与崇韬之力也。刚才从绍宏等人处听来,大事已去矣。”太祖又对诸将说:“先前所患惟王彦章,今已就擒,是天意灭梁也。段凝犹在河上,进退之计,宜何向而可?”诸将认为:“传言虽云大梁无备,未知虚实。今东方诸镇兵皆在段凝麾下,所余空城耳,以陛下天威临之,无不下者。若先广地,东傅于海,然后观衅而动,可以万全。”康延孝坚持请求立即攻取大梁。李嗣源说:“兵贵神速。今彦章就擒,段凝必未之知;就使有人走告,疑信之间尚须三日。设若知吾所向,即发救兵,直路则阻决河,须自白马南渡,数万之众,舟楫亦难猝办。此去大梁至近,前无山险,方陈横行,昼夜兼程,信宿可至。段凝未离河上,友贞已为吾擒矣。延孝之言是也,请陛下以大军徐进,臣愿以千骑前驱。”太祖听从了。下令下达后,诸军皆踊跃愿意前进。

【注释】

  1. 资治通鉴:宋代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2. 卷二百七十二:指《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二卷。
  3. 后唐:唐朝的后继王朝。
  4. 彦章:即李彦章,字文忠,原籍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后唐庄宗时为河东节度使。
  5. 李亚子:李克用的第三子李嗣昭,曾任河东节度使。
  6. 斗鸡小儿:比喻年纪轻轻的人。
  7. 中都:即东京开封府,位于今河南开封。
  8. 传者:指消息的传递者或报道者。
  9. 大梁无备:意思是没有防备,指敌人兵力空虚。
  10. 段凝:后唐将领。
  11. 友贞:即李存勖,后唐庄宗。
  12. 白马:地名,位于今河南滑县。
  13. 方陈横行:形容军队行动迅速。
  14. 汴水:黄河古称汴河,流经开封附近。
  15. 汴梁:即开封,当时后唐的首都。
  16. 前无山险:前面没有山险可依仗。
  17. 方陈横行:形容军队行动迅速。
  18. 信宿:两宿之后,一夜半时间。
  19. 段凝未离河上:表示对方尚未离开河防。
  20. 友贞已为吾擒矣:表示敌人已被自己抓获。
  21. 延孝:即康延孝,当时任后唐河东节度副使。
  22. 徐进:缓慢而从容地向前推进。
  23. 千骑:一千骑兵,数量很少。
    【赏析】这首诗是后唐太祖李存勖击败李亚子后所作。诗中描写了李彦章被俘后的心态和态度。李彦章曾嘲笑李亚子不过是一只鸡,并预言李亚子必败无疑。当他被俘后,太祖询问他对李亚子的态度,他表示自己并不害怕,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实力足够强大。他还预言段凝会失败,并建议尽快攻打大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