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季兴常欲取三峡,畏蜀峡路招讨使张武威名,不敢进。至是,乘唐兵势,使其子行军司马从诲权军府事,自将水军上峡取施州。张武以铁锁断江路,季兴遣勇士乘舟斫之。会风大起,舟絓于锁,不能进退,矢石交下,坏其战舰,季兴轻舟遁去。既而闻北路陷败,以夔、忠、万三州遣使诣魏王降。郭崇韬遗王宗弼等书,为陈利害;李绍琛未至利州,宗弼弃城引兵西归。王宗勋等三招讨追及宗弼于白芀,宗弼怀中探诏书示之曰:“宋光嗣令我杀尔曹。”因相持而泣,遂合谋送款于唐。

【诗句】高季兴常欲取三峡,畏蜀峡路招讨使张武威名,不敢进。至是,乘唐兵势,使其子行军司马从诲权军府事,自将水军上峡取施州。

【译文】高季兴经常想要攻打三峡,但是害怕蜀地的峡谷道路招讨使张武威的名声,不敢前进。到了这个时候,趁着唐朝军队的势力,让他的儿子行军司马从诲暂时掌管军队和行政事务,自己率领水军上峡州夺取施州。

【注释】1. 常欲:常常想要。2. 三峡:三峡是指长江上游的三个峡谷,分别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3. 畏:害怕。4. 蜀峡路:指蜀地的峡谷道路。5. 张武威:张武威,唐朝的一位将领,以勇猛著称。6. 不进:不敢前进。7. 乘:利用,借助。8. 其子:指高季兴的儿子,即高从诲。9. 行军司马:古代官名,掌管军事指挥。10. 权:暂时掌管。11. 自将:亲自率领。12. 水军:指海军。13. 峡州:指峡州,即今湖北宜昌市附近地区。14. 铁锁:一种坚固的铁链,用来固定船只。15. 舟絓于锁:船被铁锁固定住,无法动弹。16. 絓:连接。17. 不能进退:无法前进后退。18. 矢石交下:箭矢和石头一起落下。19. 坏其战舰:破坏他的战舰。20. 季兴:高季兴,高从诲的字。21. 夔、忠、万三州:指夔州、忠州、万州等三个州郡。22. 遣使诣魏王降:派遣使者到魏王投降。23. 郭崇韬:郭崇韬,唐朝的一位将领,曾任枢密使。24. 宗弼:王宗弼,唐朝的一位将领,曾任河东节度使、宣徽南院使等职。25. 李绍琛:李绍琛,唐朝的一位将领,曾任凤翔节度使、检校司空等职。26. 利州:指利州,即今四川广元市一带地区。27. 宗勋等三招讨:指宗勋、王宗训、王宗翰三位将领。28. 追及:追上。29. 相持而泣:相互拥抱,流泪。30. 遂合谋:于是开始策划。31. 送款:归顺,投降。32. 宋光嗣:宋代的一个人物,名字不详。33. 杀尔曹:杀死你们这些人。34. 相持而泣:相互拥抱,流泪。35. 遂合谋:于是开始策划。36. 送款:归顺,投降。37. 宋光嗣:宋代的一个人物,名字不详。38. 相持而泣:相互拥抱,流泪。39. 遂合谋:于是开始策划。40. 送款:归顺,投降。41. 宋光嗣:宋代的一个人物,名字不详。42. 相持而泣:相互拥抱,流泪。43. 遂合谋:于是开始策划。44. 送款:归顺,投降。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高季兴攻打三峡,但由于畏惧蜀地的峡谷道路招讨使张武威的名声而不敢前进,后来趁唐朝军队势力大盛之际,让他的儿子高从诲暂时掌管军队和行政事务,自己率领水军上峡州夺取施州的故事。诗中通过对高氏父子的行动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野心和恐惧,以及他们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奈和挣扎。同时,诗中还描绘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历史视角和思考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