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以孔循为枢密使。
有司议即位礼。李绍真、孔循以为唐运已尽,宜自建国号。监国问左右:“何谓国号?”对曰:“先帝赐姓于唐,为唐复仇,继昭宗后,故称唐。今梁朝之人不欲殿下称唐耳。”监国曰:“吾年十三事献祖,献祖以吾宗属,视吾犹子。又事武皇垂三十年,先帝垂二十年,经纶攻战,未尝不预;武皇之基业则吾之基业也,先帝之天下则吾之天下也,安有同家而异国乎!”令执政更议。吏部尚书李琪曰:“若改国号,则先帝遂为路人,梓宫安所托乎!不惟殿下忘三世旧君,吾曹为人臣者能自安乎!前代以旁支入继多矣,宜用嗣子柩前即位之礼。”众从之。丙午,监国自兴圣宫赴西宫,服斩衰,于柩前即皇帝位,百官缟素。既而御衮冕受册,百官吉服称贺。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七十五 · 后唐纪四

壬寅,任命孔循为枢密使。

有关部门讨论新皇帝即位的礼仪。李绍真、孔循认为大唐王朝运数已尽,应该自立国号。监国询问左右大臣:“什么是国号?”回答说:“先帝赐姓给唐朝,为唐朝复仇,继昭宗之后,所以称唐。现在梁朝的人不愿意殿下称唐。”监国说:“我十三岁侍奉献祖,献祖以我为宗室之属,视我如同自己的儿子。又事武皇垂三十年,先帝垂二十年,经纶攻战,未尝不参与;武皇的基业就是我的基础,先帝的天下就是我的天下,哪里有同姓而不同国的道理!”令执政大臣重新商议。吏部尚书李琪说:“如果改国号,那么先帝就会成为路人,梓宫又安放在哪里?不仅殿下忘了三世的旧君,我们这些作为臣子的人还能自安吗!前代以旁支入继的情况已经很多了,适宜采用嗣子在柩前即位的礼制。”众人都听从他的意见。丙午,监国从兴圣宫赴西宫,穿斩衰服,于柩前即皇帝位,百官穿白麻布衣服。不久,御衮冕接受册封,百官穿吉服称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