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节度使兼中书令安重诲内不自安,表请致仕;闰月,庚寅,制以太子太师致仕。是日,其子崇赞、崇绪逃奔河中。壬辰,以保义节度使李从璋为护国节度使;甲午,遣步军指挥使药彦稠将兵趣河中。安崇赞等至河中,重诲惊曰:“汝安得来?”既而曰:“吾知之矣,此非渠意,为人所使耳。吾以死徇国,夫复何言!”乃执二子表送诣阙。明日,有中使至,见重诲,恸哭久之;重诲问其故,中使曰:“人言令公有异志,朝廷已遣药彦稠将兵至矣。”重诲曰:“吾受国怨,死不足报,敢有异志,更烦国家发兵,贻主上之忧,罪益重矣。”崇赞等至陕,有诏系狱。皇城使翟光鄴素恶重诲,帝遣诣河中察之,曰:“重诲果有异志则诛之。”光鄴至河中,李从璋以甲士围其第,自入见重诲,拜于庭下。重诲惊,降阶答拜,从璋奋挝击其首;妻张氏惊救,亦挝杀之。奏至,己亥,下诏,以重诲离间孟知祥、董璋、钱镠为重诲罪,又诬其欲自击淮南以图兵柄,遣元随窃二子归本道;并二子诛之。

护国节度使兼中书令安重诲内不自安,表请致仕;闰月,庚寅,制以太子太师致仕。是日,其子崇赞、崇绪逃奔河中。壬辰,以保义节度使李从璋为护国节度使;甲午,遣步军指挥使药彦稠将兵趣河中。安崇赞等至河中,重诲惊曰:“汝安得来?”既而曰:“吾知之矣,此非渠意,为人所使耳。吾以死徇国,夫复何言!”乃执二子表送诣阙。明日,有中使至,见重诲,恸哭久之;重诲问其故,中使曰:“人言令公有异志,朝廷已遣药彦稠将兵至矣。”重诲曰:“吾受国怨,死不足报,敢有异志,更烦国家发兵,贻主上之忧,罪益重矣。”崇赞等至陕,有诏系狱。皇城使翟光鄴素恶重诲,帝遣诣河中察之,曰:“重诲果有异志则诛之。”光邺至河中,李从璋以甲士围其第,自入见重诲,拜于庭下。重诲惊,降阶答拜,从璋奋挝击其首;妻张氏惊救,亦挝杀之。奏至,己亥,下诏,以重诲离间孟知祥、董璋、钱镠为重诲罪,又诬其欲自击淮南以图兵柄,遣元随窃二子归本道;并二子诛之。

译文:
护国节度使兼中书令安重诲内心感到不安,上表请求退休;闰月,庚寅日,唐明宗下制令让安重诲担任太子太师退休。这一天,他的儿子安崇赞和安崇绪逃亡到河中去。壬辰日,唐朝任命保义节度使李从璋为护国节度使;甲午日,皇帝派遣步军指挥使药彦稠带领军队前往河中。当安崇赞和安崇绪到达河中后,安重诲惊讶地说:“你们是怎么来的?”过了一会儿又说:“我知道了,这不是他们的意思,是被他人所指使的。我为了报国而死,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于是抓住这两个儿子向朝廷呈递奏章。第二天,有宦官前来,见到安重诲之后痛哭流涕;安重诲询问原因,宦官说:“人们说你有了其他的想法,朝廷已经派遣药师彦稠带兵到了这里。”安重诲说:“我受到国家的怨恨,死不足以报答,如果再有其他心思,就更加麻烦国家出兵,给皇上带来忧虑,罪过会更加严重。”安崇赞等人到达陕县时,被下诏书关押入狱。皇城使翟光邺一向厌恶安重诲,皇帝派他去河中去探查情况,说:“安重诲如果真的有其他的心思那么将他诛杀。”翟光邺到了河中,李从璋率领士兵包围他的住宅,自己进入见他,在庭院里向他拜见。安重诲非常惊恐,走下台阶回应礼拜,李从璋奋力敲打他的头;他的妻子张氏惊慌地想要救助,也被李从璋殴打杀害。奏章送到后,己亥日,下达诏书,认为安重诲挑拨离间孟知祥、董璋、钱镠是他的罪行,又诬陷他意图自己攻打淮南以谋求兵权,派元随偷偷地把两个儿子带回自己的家乡;同时将这两个儿子杀掉。

赏析:
这首诗是《资治通鉴》中的一段记载,反映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诗中提到的人物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他们的事迹和性格特点都通过诗歌表现出来。例如,安重诲的内心不安和震惊表现了他的焦虑和恐惧;他的儿子们逃往河中的行为则反映出他们的无奈和恐惧。这首诗通过这些人物的行动和反应,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动荡和混乱。诗人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描绘和叙述,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和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