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甲寅朔,初听百姓自铸农器并杂铁器,每田二亩,夏秋输农具三钱。
武安、静江节度使马希声闻梁太祖嗜食鸡,慕之,既袭位,日杀五十鸡为膳;居丧无戚容。庚申,葬武穆王于衡阳,将发引,顿食鸡隺数盘,前吏部侍郎潘起讥之曰:“昔阮籍居丧食蒸豚;何代无贤!”
癸亥,徐知诰至金陵。
昭武留后赵廷隐白孟知祥以利州城堑已完,顷在剑州与牙内都指挥使李肇同功,愿以昭武让肇,知祥褒谕,不许;延隐三让,癸酉,知祥召廷隐还成都,以肇代之。
闽陈守元等称宝皇之命,谓闽王延钧曰:“苟能避位受道,当为天子六十年。”延钧信之,丙子,命其子节度使使继鹏权军府事。延钧避位受箓,道名玄锡。
爱州将杨廷艺养假子三千人,图复交州;汉交州守将李进知之,受其赂,不以闻。是岁,廷艺举兵围交州,汉主遣承旨程宝将兵救之,未至,城陷。进逃归,汉主杀之。宝围交州,廷艺出战,宝败死。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七·后唐纪六
【原文】
十二月,甲寅朔,初听百姓自铸农器并杂铁器。每田二亩,夏秋输农具三钱。武安、静江节度使马希声闻梁太祖嗜食鸡,慕之,既袭位,日杀五十鸡为膳;居丧无戚容。庚申,葬武穆王于衡阳,将发引,顿食鸡隺数盘,前吏部侍郎潘起讥之曰:“昔阮籍居丧食蒸豚;何代无贤!”癸亥,徐知诰至金陵。昭武留后赵廷隐白孟知祥以利州城堑已完,顷在剑州与牙内都指挥使李肇同功,愿以昭武让肇,知祥褒谕,不许。延隐三让,癸酉,知祥召廷隐还成都,以肇代之。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五代十国的时期,其中包含了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诗中描述了唐明宗在位时的一些政治举措和社会风貌,如允许民众自铸农器、宰杀大量家禽等。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混乱现象,如马希声因贪食鸡肉而居丧无戚容,赵廷隐多次让位给李肇但未能成功等。此外,诗中还提到了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如徐知诰的到访和昭武留后的事迹等。这些内容不仅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氛围,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和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