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主加徐知诰大丞相、尚父、嗣齐王、九锡,辞不受。
雄武节度使张延郎将兵围文州,阶州刺史郭知琼拔尖石寨。蜀李延厚将果州兵屯兴州,遣先登指挥使范延晖将兵救文州,延朗解围而归。兴州刺史冯晖自乾渠引戍兵归凤翔。
十一月,徐知诰召其子司徒、同平章事景通还金陵,为镇海、宁国节度副大使、诸道副都统、判中外诸军事;以次子牙内马步都指挥使、海州团练使景迁为左右军都军使、左仆射、参政事,留江都辅政。
十二月,己巳,以易州刺史安叔千为振武节度使,齐州防御使尹晖为彰国节度使。叔千,沙陀人也。
壬申,石敬瑭奏契丹引去,罢兵归。
乙亥,征雄武节度使张延郎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判三司。
辛巳,汉皇后马氏殂。
甲申,蜀葬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于和陵,庙号高祖。乙酉,葬鄂王于徽陵城南,封才数尺;观者悲之。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七十九 · 后唐纪八

吴主加徐知诰大丞相、尚父、嗣齐王、九锡,辞不受。
雄武节度使张延郎将兵围文州,阶州刺史郭知琼拔尖石寨。蜀李延厚将果州兵屯兴州,遣先登指挥使范延晖将兵救文州,延朗解围而归。兴州刺史冯晖自乾渠引戍兵归凤翔。

十一月,徐知诰召其子司徒、同平章事景通还金陵,为镇海、宁国节度副大使、诸道副都统、判中外诸军事;以次子牙内马步都指挥使、海州团练使景迁为左右军都军使、左仆射、参政事,留江都辅政。

十二月,己巳,以易州刺史安叔千为振武节度使,齐州防御使尹晖为彰国节度使。叔千,沙陀人也。
壬申,石敬瑭奏契丹引去,罢兵归。
乙亥,征雄武节度使张延郎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判三司。
辛巳,汉皇后马氏殂。
甲申,蜀葬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于和陵,庙号高祖。乙酉,葬鄂王于徽陵城南,封才数尺;观者悲之。

赏析:

《资治通鉴》是一部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历史编年体通史。本书共294卷,从战国到五代时期(976年),涵盖时间跨度近1300年。其中关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的历史部分,尤其详细且富有深度。本诗是记录后唐时期的一段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人物关系。

在这段历史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吴国君主对徐知诰的尊重和认可。徐知诰被封为大丞相、尚父、嗣齐王,并接受了朝廷给予的九锡礼,但他并未接受,体现了他的谦逊和忠诚。同时,诗中也记录了蜀国的动态,蜀主李延厚派将领李延厚屯扎在兴州,派遣将领范延晖前往增援文州,最终解除围困,返回蜀地。这些细节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氛围之中。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状况。诗中所反映的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博弈与较量,以及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选择和行动,都是理解当时社会的重要视角。同时,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节紧凑有力,能够很好地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使人更加深入地投入到这段历史故事中。

《资治通鉴》作为一部历史著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背景知识,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反思历史的角度。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指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