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寇应州。
河东节度使、北面总管石敬瑭既还镇,阴为自全之计。帝好咨访外事,常命端明殿学士李专美、翰林学士李崧、知制诰吕琦、薛文遇、翰林天文赵延乂等更直于中兴殿庭,与语或至夜分。时敬瑭二子为内使,曹太后则晋国长公主之母也。敬瑭赂太后左右,令伺帝之密谋,事无巨细皆知之。敬瑭多于宾客前自称赢瘠不堪为帅,冀朝廷不之忌。时契丹屡寇北边,禁军多在幽、并,敬瑭与赵德钧求益兵运粮,朝夕相继。甲申,诏借河东人有蓄积者菽粟。乙酉,诏镇州输绢五万匹于总管府,籴军粮,率镇冀人车千五百乘运粮于代州;又诏魏博市籴。时水旱民饥,敬瑭遣使督趣严急,山东之民流散,乱始兆矣。敬瑭将大军屯欣州,朝廷遣使赐军士夏衣,传诏抚谕,军士呼万岁者数四。敬瑭惧,幕僚河内段希尧请诛其唱首者,敬瑭命都押衙刘知远斩挟马都将李晖等三十六人以徇。希尧,怀州人也。帝闻之,益疑敬瑭。

资治通鉴(二)

后唐纪八

契丹寇应州

石敬瑭,作为河东节度使兼北面总管,在面对日益强大的契丹势力时,采取了自保策略。他不仅归镇复职,还暗中筹划以图自全,显示出其政治智慧和对形势的敏锐洞察。

契丹军队多次南下侵扰,此次的目标是乐寿,而齐州戍兵刘汉章因不满高模翰的行为而计划响应契丹,最终被成功制止。此事件凸显出契丹的强大及唐朝边防的脆弱性。

朝廷为应对可能的军事威胁,派遣使者督促河北各州备战。同时,郭威被派往澶州抵御契丹,展示了朝廷对抗外侮的决心与能力。然而,尽管有这些军事部署,边境的紧张局势并未完全缓解,民不聊生,社会秩序开始出现动荡。

石敬瑭的这一决策不仅影响了他个人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后唐的历史走向。契丹的频繁侵扰和石敬瑭的政策选择,最终导致了后晋的成立,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这一事件提醒我们,在处理国事时必须权衡利弊,审慎行事,以避免重蹈覆辙。

赏析:

本文从石敬瑭的决策背景切入,揭示了他为何要在国家危难时刻采取自保措施。文章详细记录了契丹对后唐边境的多次侵犯以及朝廷对此的反应,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动荡和军事防御的严峻形势。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个体的选择对整个国家命运的影响,还能感受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维性。

文中还涉及了当时的外交政策和军事部署,反映了朝廷对外部威胁的积极应对态度。通过分析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决策,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的边疆管理、国家安全以及国家治理等方面的问题。

《资治通鉴》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使我们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面对和解决复杂的历史问题,以及如何在多变的国际关系中保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