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主谓帝曰:“桑维翰尽忠于汝,宜以为相。”丙寅,以赵莹为门下侍郎,桑维翰为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维翰仍权知枢密使事。以杨光远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以刘知远为保义节度使、侍卫马步军都虞侯。帝与契丹主将引兵而南,欲留一子守河东,咨于契丹主,契丹主令帝尽出诸子,自择之。帝兄子重贵,父敬儒早卒,帝养以为子,貌类帝而短小,契丹主指之曰:“此大目者可也。”乃以重贵为北京留守、太原尹、河东节度使。契丹以其将高谟翰为前锋,与降卒偕进。丁卯,至团柏,与唐兵战,赵德钧、赵延寿先循,符彦饶、张彦琦、刘延朗、刘在明继之,士卒大溃,相腾践死者万计。
己巳,延朗、在明至怀州,唐主始知帝即位,杨光远降。众议以“天雄军府尚完,契丹秘惮山东,未敢南下,车驾宜幸魏州。”唐主以李崧素与范延光善,召崧谋之。薛文遇不知而继至,唐主怒,变色;崧蹑文遇足,文遇乃去。唐主曰:“我见此物肉颤,适几欲抽佩刀刺之。”崧曰:“文遇小人,浅谋国,刺之益丑。”崧因劝唐主南还,唐主从之。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 · 后晋纪一

天福元年,春,正月,吴徐知诰始建大元帅府。以幕职分判吏、户、礼、兵、刑、工部及盐铁。丁未,唐主立子重美为雍王。

译文:在天福元年的春季,正月,吴国的徐知诰开始建立了一个名为大元帅府的新机构。徐知诰将幕职官员分配到不同的部门进行治理,包括吏、户、礼、兵、刑、工部以及盐铁管理。在丁未这一天,唐主立他的儿子李重美为雍王。

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五代时期的一段历史。诗的开头描述了契丹主对赵莹和桑维翰的评价,认为他们都是忠诚于后晋的国家的重要人物。接着描述了皇帝与契丹主一起南征的情况,并询问是否要留下一个儿子守在河东。随后描述了唐主得知皇帝即位的消息后的震惊和愤怒。最后描述了唐主在面对困境时的反应和他向南回归的决定。全诗通过叙述历史事件,展现了当时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同时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