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张从宾发河南兵数千人击范延光。延光使人诱从宾,从宾遂与之同反,杀皇子河阳节度使重信,使上将军张继祚知河阳留后。继祚,全义之子也。从宾又引兵入洛阳,杀皇子权东都留守重乂,以东都副留守、都巡检使张延播知河南府事。从宾取内库钱帛以赏部兵,留守判官李遐不与,兵众杀之。从宾引兵东扼汜水关,将逼汴州。诏奉国都指挥使侯益帅益兵五千会杜重威讨张从宾;又诏宣徽使刘处让自黎阳分兵讨之。时羽檄纵横,从官在大梁者无不恟惧,独桑维翰从容指画军事,神色自若,接对宾客,不改常度,众心差安。
方士言于闽主,云有白龙夜见螺峰;闽主作白龙寺。时百役繁兴,用度不足,闽主谓吏部侍郎、判三司候官蔡守蒙曰:“闻有司除官皆受赂,有诸?”对曰:“浮言无足信也。”闽主曰:“朕知之久矣,今以委卿,择贤而授,不肖及罔冒者勿拒,第令纳赂,籍而献之。”守蒙素廉,以为不可;闽主怒,守蒙惧而从之。自是除官但以货多寡为差。闽主又以空名堂牒使医工陈究卖官于外,专务聚敛,无有盈厌。又诏民有隐年者杖背,隐口者死,逃亡者族。果菜鸡豚,皆重征之。
资治通鉴
卷二百八十一
后晋纪二
译文与注释详解
一、诏张从宾发河南兵数千人击范延光
译文
晋高祖下诏命张从宾率领河南的兵力,发动数千人攻击范延光。范延光派人引诱张从宾,结果张从宾决定与其一同背叛朝廷,杀死了皇子河阳节度使重信。随后,他又让上将军张继祚掌管河阳的留守事宜。张继祚是张全义的儿子。张从宾又率军进入洛阳,杀死了皇子权东都留守重乂,任命东都副留守及都巡检使张延播为河南府事。当张从宾夺取内库的钱财来奖赏自己的军队时,留守判官李遐拒绝参与,张从宾的军队随即将其杀害。张从宾又带兵扼守汜水关,准备进攻汴州。此时,朝廷频繁派出使者,各地官员无不惶恐不安,唯有桑维翰镇定自若地指挥军事,神情自如,对待宾客和平常无异,这让众人的心情稍有安定。
注释
- 诏书: 这是由朝廷发出的正式命令或指令。
- 河南兵: 指驻扎在河南地区的兵力。
- 范延光: 当时担任河阳节度使,是叛乱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 张从宾: 反叛者之一,最终也参与了对朝廷的攻击。
- 汜水关: 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是当时重要的军事关口。
二、张从宾引兵入洛阳
译文
不久之后,张从宾领兵进入了洛阳城。他在此地杀死了皇子权东都留守重乂,并任命东都副留守兼都巡检使张延播为河南府事。
注释
- 东都留守: 指洛阳的高级行政长官。
- 张延播: 被任命为河南府的行政负责人,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 洛阳: 当时的政治中心,也是叛乱的中心地带。
三、杀皇子权东都留守重乂
译文
张从宾还杀了皇子、东都留守重乂,任命东都副留守兼都巡检使张延播为河南府事。
注释
- 东都留守: 指管理洛阳及其周边地区的高级官员或地方军阀。
- 重乂: 指的是皇子重乂,他是此次叛乱中被张从宾杀害的对象。
- 张延播: 被任命为河南府的行政负责人,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 洛阳: 当时的首都和政治中心。
四、以东都副留守、都巡检使张延播知河南府事
译文
之后,张从宾又让东都的副留守和都巡检使张延播来掌管河南府的事情。
注释
- 东都副留守: 在东都洛阳负责辅助留守职务的高级官员。
- 都巡检使: 负责监督和管理河南地区治安的官员。
- 河南府: 是当时一个重要的行政区,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五、取内库钱帛以赏部兵
译文
他还从宫内库中拿出钱币和布帛来奖励他的部队,以此来鼓舞士气。
注释
- 内库: 指皇宫内的仓库,通常存放贵重物品。
- 部兵: 指跟随张从宾的部队,可能是他的私人军队。
- 赏赐: 给予士兵财物作为鼓励和回报。
- 鼓舞: 激励士兵们的积极性和战斗力。
六、留守判官李遐不与
译文
留守判官李遐并不接受这些赏赐,因此引起了士兵们的不满和愤怒。
注释
- 留守判官: 在留守机构中负责文书工作的官员。
- 不与: 表示拒绝接受,有抵触情绪。
- 不满: 士兵们对此感到愤怒或抗议。
- 愤怒: 表明士兵们的情绪激动。
七、兵众杀之
译文
由于士兵们的不满和愤怒,他们最终杀死了李遐,以示抗议。
注释
- 兵众: 指士兵群体。
- 杀之: 表示将李遐处死。
- 抗议: 表达对某种行为或决策的不满和反对。